到了年底,少不免要總結過去,展望將來。今年樓市可謂峰迴路轉,上半年,雖然中美貿易爭端讓市場有所擔憂,但影響的是股市表現,樓市似乎並不動搖,尤其是住宅市場。到了下半年,樓市發展出人意表,反修例事件演變成一埸動亂,一發不可收拾,一手樓由於定價克制,勉強還能留住銷情,二手樓成交呆滯,價格明顯出現回調。
壓住香港樓市的兩座大山,出奇地暫時解除了第一座大山,中美貿易戰的第一階段協議,算是已經談妥。雖說有大量資金流走,但有更多的資金湧入,使近來股市出現反彈。至於第二座大山,社會事件似乎仍未能停止,港府早前推出800萬至1000萬以內樓宇可借8至9成按揭,使中小型住宅止跌回穩,股市暢旺與資金湧入抵銷了經濟衰退對樓市的衝擊,縱使失業率明年將大幅攀升,具有強烈剛性需求的樓市,仍然不會出現大跌。
港府剛公佈的未來10年房屋供應數字有所變動,由原來的45萬伙減少到43萬伙,即每年只有4.3萬伙住宅供應,如果以公私營房屋比例7:3計算,每年私樓只有1.29萬個單位。數字的轉變和入息的放寬,或會使一些中產市民選擇去買居屋或資助房屋,但始終私樓的升值能力較高,因此在力所能及之下,大多數人會盡量選擇買私樓。外界形容香港住宅樓市只升不跌,雖然這個說法有點誇張,但至少可比喻成「進可攻,退可守!」
工商舖就沒有那麼樂觀,這個市場要看經濟寒暑表。比如遊客減少,市民不出街消費,商店門市生意立刻變得冷清,引致店舖租售價下調。同樣道理,生意難做,貨倉、物流和一些創意工業等行業也受影響,對工廈的需求自然也大減。工商舖市場沒有額外印花稅捆綁,買賣成本比較低,業主可以隨時放盤沽樓,因此好市時升得快,差市時跌得更快。
至於商廈市埸,今年上半年錄得兩宗大額成交,資金投入合共132.5億。到了下半年,市場急劇變化,全幢商廈成交幾乎沒有,甚至出現幾宗寫字樓買家撻訂個案,也有幾宗細碼低價成交,如力寶中心成交價低見每呎2萬元等。空置率升至4年以來新高,達至3.5%,比去年上升一倍,令人感到擔憂。若然農曆年後香港局勢仍未能穩定下來,中小企業的倒閉潮和外資行的撤資潮,將會同時上演。
作者:亞洲地產創辦人 蔡志忠
原圖:星島日報、HKG報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