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十三年 (1656年) 六月,清廷頒佈鎖國《禁海令》,敕令浙江、福建、廣東、江南、山東、天津各省「嚴禁商民船隻私自出海」。順治十八年 (1661年),因抵制鄭成功,更將東南沿海居民內遷三十至五十裡,村社田宅悉皆焚棄。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清朝平定台灣,始安排在當日被強遷的沿海居民復歸故土;迄康熙二十三年 (1684年),才正式開海,准許百姓對外貿易。但這前後二十多年的《禁海令》,限制了外國商人與我國通商,也造就了東南亞,尤其是日本陶瓷業發展的契機。
景德鎮燒製的伊萬里格青花芙蓉手紋飾盤子
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與中國的瓷器貿易全面停止,荷蘭商人不得已轉而向日本訂購瓷器。根據荷蘭東印度公司檔案記載,1657年 (順治十四年) 日本瓷器首次銷往荷蘭。此後數十年中,日本取代中國成為亞洲瓷器的主要出口國。在1684年康熙開禁之前,日本瓷器一度全面佔據了歐洲市場,甚至影響歐洲人對陶瓷的審美觀和選用取向。我們今天看當日歐洲的瓷器設計,非常日本風 (Japonism),例如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海禁之後向景德鎮訂燒的大量外銷瓷中,亦有大量日本伊萬里 (Imari) 瓷器風格的青花芙蓉手 (Fuyode) 紋飾盤子。而邁森瓷器模仿東方風格瓷器多是以日本柿右衛門 (Kakiemon) 瓷器為藍本。十八世紀時,英國車路士窯 (Chelsea)、和斯特窯 (Royal Worcester) 、打比窯 (Royal Crown Derby) 、寶和窯 (Bow) 、荷蘭代爾夫特窯(Delft)、德國邁森窯 (Meissen) 、法國贊天尼窯 (Chantilty)、雲森斯窯 (Vincennes) 等陸續崛起,但仍用日本伊萬里 (Imari) 裝飾風格,結合當地的技術,發展出自己獨有的瓷品,直到各國瓷窯發展成熟,以洛可可 (Rococo) 風格取代日本風。才減少進口日本瓷器。
日本伊萬里外銷瓷二款
中國海禁造就了伊萬里燒 (Imari-yaki),伊萬里燒在歐洲各國亦相當受歡迎,光是十七至十八世紀之間,伊萬里燒製品銷售至歐洲的數量就以百萬計。因當時的日本瓷器多從佐賀縣 (Saga) 的伊萬里港出海,然後運銷至歐洲,所以當時不論有田 (Arita)、鍋島 (Nabeshima)、唐津 (Karatsu) 等窯口,還是伊萬里本區的產品,一律稱之為「伊萬里燒」;在十七世紀中葉興盛期外銷的日本瓷器,瓷友通稱之「古伊萬里燒」(Ko Imari)。
茨溫格宮瓷器展廳復現當目奧古斯都日本宮瓷器廳
當日歐洲陶瓷的發燒友,歷史上留名的,都是王公貴胄,例如波蘭王奧古斯都二世 (August the Strong 1670-1738) ,還專誠建了「日本宮」(Japanische Palais)陳列設他的陶瓷收藏。波蘭王及其子奧古斯特三世的皇家收藏,今日都藏於德國德累斯頓 (Dresden) 的茨溫格爾宮 (Der Dresdner Zwinger) 。
法國贊天尼 (左) 德國邁森 (中) 英國寶和 (右) 仿柿右衛門瓷器
十八世紀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 (Friedrich I 1657-1713) 為紀念他的王后索菲‧夏洛特 (Sophia Charlotte 1668-1705) 而建的 「夏洛滕堡宮」,Charlottenburg Palace) ,是 德國柏林有一座現存的巴洛克式的雄偉宮殿,宮內幾乎每個房間都收藏十七世紀的東方瓷器。
德國邁森窯仿柿右衛門瓷器
此外葡萄牙若翰三世 (John III of Portugal 1502-1557) 、法國國王亨利二世 (Henri II 1519年-1559年)在上奧地利 (Further Austria) 的斐迪南二世大公 (Ferdinand II, Archduke of Austria 1529-1595) 、英國的瑪麗皇后二世 (Mary II 1662 - 1694) 、喬治三世 (George III 1738 - 1820) 和喬治四世 (George IV 1762 - 1830) 等等都是瓷器發燒友。
拍賣場上伊萬里燒盤子一對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王室既鍾愛瓷器,各國王公貴族遂熱衷收藏瓷器,用作自宅陳設裝飾。尤有甚者,將自己的城堡莊園改裝造成日本或中國式,王公貴冑及上流社會人仕莫不以此為風尚。當時歐洲藏瓷一片日本風,到十八世紀之後才轉吹中國風 (Chinoiserie) 。
日本伊萬里鳥籠形花瓶 (右) 邁森仿製 (左)
圖:作者提供(頂圖為康熙年間景德鎮燒製的伊萬里風格將軍罐)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