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摸底,正常不過!

2016.09.29 21:00 時事 馮煒光

摸底(soft lobbying,或曰刺探、非正式諮詢)根本是任何社會,包括國際社會、商業社會以至是人與人之間接觸的常態,尤其當不同持份者對某件事情有不同立場時。 自香港的立法機構引入選舉元素後,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便經常就法案互相摸底。回歸前如是,回歸後,立法會的選舉元素不斷增加,政府和立法會的摸底也不斷增加。與此同時,不同陣營的立法會議員之間也會就政府政策和法案相互摸底。政府的方案也會影響社會不同群體,立法會議員也會就此向個別群體的意見領袖摸底。 這種情况在西方民主政體,司空見慣。難道大家認為美國總統提出一個法案,可以不用理會國會議員尤其兩院領袖的看法嗎? 香港其他法定機構如市區重建局,也要經常就搬遷事宜向不同持份者摸底。否則搬遷舊區涉及方方面面的持份者,有居民、租戶、舖主、店舖經營者、區議員、立法會議員、政黨、地區團體、以至傳媒等,市建局怎可能不摸底便訂出搬遷和發展的先後次序和安置方法? 摸底在古今中外都是政治生活的常態。有些人凡事民粹,刻意把摸底妖魔化,根本是別有用心,有歪常理,是反智的行為,令識者竊笑。 原載於明報 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60929/s00012/1475086350008 圖:文匯報 http://paper.wenweipo.com/2016/09/22/YO1609220002.htm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