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雄議員自爆有人向他買票,衍生團團疑雲,突顯了當今社會的光怪陸離。梁議員事後為自己「揑造一億元票價」解說,如果不是這樣作價,便不會有傳媒報導,一個不客氣,把傳媒也綑綁下水。
第一眼看到報章封面大字標題報導該項消息,不禁有點為新聞同業憂慮,如此影響重大的消息,採訪記者是有聞必錄、寫下如是我聞?還是多般推敲、小心求證了?把關的編輯,又曾否盡了本份,確認記者的報導已經是盡力求證之後的版本?
「中間人」探盤高價買票的消息,求證難度的確極高。不如,反過來舉例假設,「有人聽說,泛民議員秘密向中間人放盤賣票……」,同一記者、編輯,收到這個消息,會如何處理?
梁國雄議員說,不捏造一億元的票價,没有傳媒會報導。不禁為新聞同業不值,他們就真的那麼容易受人操弄?報導了梁國雄自爆中間人 買票消息的新聞工作者,聽聞梁的辯說之後有何感受?
台傳媒監督不力 失信群眾
台灣各級公職實行民主選舉多年,經歷兩次政黨輪替,可是,人民民主素養不升反跌,每下愈況。政客朋比營私,為了選票不擇手段,放風造謠無所不用其極。部分傳媒不守輿論監督責任,意識型態為先,有心、無意,助長了抹紅、抹黑的互掉泥巴鬥爭。是非黑白混淆、真假消息難分,群眾已不知道可以信任誰。
去年台北市長選舉期間的一段插曲,是個典型例子,顯示政客如何放風抹黑對手形像、掌握地盤的傳媒中人,未經求證便輾轉相傳,有心無意地渲染了傷害效果,放風者兵不血刃,殺人於無形。傳媒的公信與社會的互信,就如此這般崩潰了。
去年台北市長選舉之初,國民黨元老連戰之子連勝文,本是大熱人選,民進黨自問難攖其鋒,退而讓路給政壇新丁的醫學權威柯文哲(台灣媒體給他外號柯P),柯P雖稱無黨籍,實是深到入於墨綠的人。
權金抹黑 不幸的是社會
選戰開始,柯P與支持者便掌握台灣當下仇富情緒,咬住連勝文的家世大造文章,柯一次在電視上爆料,有某企業家捐了三億台幣給連勝文,支持他競選。藍營出身卻反國民黨建制的電台「女名嘴」周玉寇,在節目中直指該企業家就是鴻海集團老板郭台銘。
「權金勾結」這項指責的殺傷力不容忽視,連勝文、郭台銘再三否認,連勝文的民望一沉不振,那邊廂的柯P就此領先到終點。
這段插曲並未終結,好戲在後頭。郭台銘控告周玉寇誹謗,法院四月開庭,選舉早已完結,已上任市長的柯P,以周玉寇證人身份應召出庭,聲稱第一手消息來源,是民進黨的立法院大哥大柯建銘,他倆是老朋友,柯P要求柯建銘介紹見郭台銘,爭取支持。柯建銘告訴他,不必了,郭台銘捐了三億連勝文助選。
柯P上午在庭供詞完畢,柯建銘下午招待記者澄清,柯P攪錯了,他說郭台銘捐三億,是多年前上海世博期間,郭捐資三億給台北市(市長郝龍斌)興建台北館參展。
是柯P故意把馮京作馬涼?還是柯建銘事後砌詞狡辯?難以證明。無辜的是連勝文,不幸的是台灣社會。類似事件一再發生,政客與傳媒毫不反省,政客個人得失事小,傳媒公信與社會互信,就此崩潰了。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