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試過,在公眾假期間身體不適,但私家診所不營業,唯有到公立醫院急症室。一入內就見到人山人海,不知等到何時。根據醫院管理局數字,在1月22日,如果你在等聯合醫院急症室,輪候時間為全港最長——需八小時;廣華醫院、北區醫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亦要等七小時。
培訓人手難解燃眉急
公立醫院急症室爆滿,對香港人來說已經不是新聞,特別是在每年的流感高峰期及公眾假期,急症室輪候時間一定是幾小時以上。但為何問題存在這麼久,情況仍不見得改善呢?要改善社會問題,通常都是涉及資源調配——即是錢和人。為應對流感高峰期,特首林鄭月娥早前宣布,政府預留五億元供醫管局推行即時措施舒緩人手,不過醫院管理局就指,本身有足夠內部資源應付冬季流感高峰期,政府預留的5億元撥款能令他們安心,但在有必要時才提出動用款項。
既然錢不是問題,自然就是人手不足了。公立醫院被迫爆,多間醫院的病床佔用率超過百分之一百,供不應求,醫護人員需求極大,醫管局亦說,最大困難是增聘人手。政府多年來都是從加大培訓醫護名額著手,難以解決即時所急。要解決現時醫護人手極度不足的問題,輸入海外醫護人員就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定機制核外援保質素
早幾年前,香港曾討論過引入非本地受訓醫生,但遭部分醫生團體大力反對,最終不了了之,埋下今日逼爆醫院的伏線。要輸入海外醫護人員,當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進來,政府可以制定一套標準及機制,審核外來醫護人員,如考慮於外地認可醫學院畢業的港人,豁免考本地執業試回港執業,保障本地醫療質素。
香港人口老化是事實,社會對醫護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輸入海外醫護是最直接及有效的應對方法。過程中也許會引起社會討論,但只要政府與相關團體作充分諮詢,並做好應對人口老化的政策,做好本港醫療系統,相信本港醫護都會歡迎高質素的外援幫手。
原圖:大公報
http://news.takungpao.com/paper/q/2018/0201/3539853_print.html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