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公屋與私樓 應分兩市場

2015.10.23 16:00 時事 蔡志忠

大多數的香港人都以為樓價下跌,就有更多的人可以買樓上車,房屋問題就能夠得到解決。於是,社會上似乎有一個共識,就是要將樓價推倒,這樣才對得起年輕一代,才能夠平息民怨。 的確,香港樓價貴絕全球,如沒有父輩相助,年輕人上車遙遙無期。近年來,特區政府為了安撫未置業者,一方面不斷對樓市加辣,試圖用行政手段令樓價回落,另一方面推出多項資助買樓計劃,希望更多人達成買樓願望。 當局還經常呼籲市民留意樓市泡沫風險,上車要量力而為。如此苦口婆心,令大眾有一個錯覺,以為樓價這麼高,下跌已是必然。當人們對樓價有了下跌的預期,自然也就不肯入市。然而,辣招加警告過了幾年,樓價不但沒有下調,反而上升了好幾成。

錯將居住問題 解為買樓問題

房屋問題總是解決不了,根本的原因是,大家都將問題錯誤理解,認為樓價便宜就可迎刃而解。於是港府的房屋政策,一直以幫助市民置業為目標,到了今天,結果是樓價打不倒,民怨繼續升,問題變得一團糟。 筆者想說的是,如果將居住問題理解成買樓問題,將安居樂業解讀為人人置業,那麼,房屋問題永遠都是解決不了的問題。歷史已經告訴我們,樓市低迷時,成功買樓的人更少,坊間埋怨的聲音更多。英明的執政者,是要讓每個人有屋住,而不是幫每個人去置業。 就如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所說,香港人口密度如落後地區印度孟買,30年後住戶數量將增加50萬戶,相等於「三個半」沙田新市鎮才可容納,拓地發展迫在眉睫。目前香港已經開發的土地佔總面積只是兩成三,其中住宅用途僅是百分之七,誰說沒有土地發展?

不妨強政勵治 依法徵收土地

問題的關鍵在於,香港社會樣樣政治化,闢地填海談何容易,利益集團、保育團體和鄉鎮阻力等等,加上政治人物介入,這些都使政府開發土地舉步維艱。既然社會已有共識,增加供應是解決問題的良方,為何不搏一搏取民眾的掌聲,學新加坡的強政勵治,勇於對樓市不斷加辣,也要夠膽對土地依法徵收。 更重要的一點,是應該將樓市分為私樓市場和公屋市場。根據基層社會的實際需要,該興建多少個公屋和資助房屋,就興建多少個來滿足他們。至於私樓市場,還是讓它奉行自由市場經濟。假如當局仍然以幫助所有人買樓為目標,施政仍然只顧民意而左搖右擺的話,房屋問題將永遠解決不了。 圖:無綫新聞截圖 http://news.tvb.com/local/5621c7d66db28c5d22000004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