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摩擦加劇後,中國的經濟出現下行的壓力。為了增加中國經濟的動力,人民銀行已開始降準(降低對存款準備金的要求);而中央政府亦表示正在研究減稅方案。市場對前者的反應遠比後者雀躍,企業對減稅的表現冷漠令一些對內地情況不太了解的人感到有點驚訝。 在內地做生意的人都知道,中國的稅種多,稅率高,但政府的收稅能力卻不高。幸好不高,否則很多企業都沒法在交足稅的情況下生存下去。現實是中國的企業很多本身原來就沒有交足稅,以至政府即使減稅,亦不一定減到他們實際所交的稅率之下,對他們能否帶來實質的好處,仍是未知之數,他們很難雀躍。 內地的企業用來避稅的方法層出不窮,並且不一定都是犯法的。原因是內地各處的情況差異很大,中央不得不給地方一定的靈活性。所以,內地的稅例並非全國統一,令很多企業都可以找到合法的途徑鑽空子。 內地的一些落後地區,為了吸引資金到他們那裏投資,常會提供企業很多稅務優惠政策。深圳在發展初期,就是用這種方法來吸引企業去深圳開設公司的,海南島至今仍有很多稅務優惠。 有些行業,如電影業,他們四處去拍片,總部設在哪裏並不重要,只要找一個低稅的地區成立公司,他們就可以按低稅區的稅率來納稅。如果運氣好的話,某些行業還可以找到專為他們行業而設的免稅區。 內地的稅例,不但發達地區與落後地區有差異,即使在同一個城市之內也不一定一樣。譬如,同樣在上海,青浦區就與徐滙區就不一樣。有能力交稅的企業,就會有不同的地方政府派人來引誘他們,教他們如何可以交少一點稅。 那些地方可以提供多些稅務優惠,除了與發展的階段有關外,有時還得看是否朝裏有人肯照顧。以至有些窮的地區拿不到優惠政策,反而一些已相對富裕地區的官員,卻可以借政策傾斜去充當政績。這種情況既令國家收少了稅,又造成官場的不公平競爭,助長貪腐。 有時,中央政府不肯為地方政府提供優惠政策,地方政府就會自己想辦法。我見過有朋友最近換了辦公室總部,地方寬敞,裝修得美侖美奐。原來他一分錢都不用花,是當地稅局為他安排的。全因為他是交稅大戶,當地稅局為了吸引他把總部搬過去,遊說當地的地產商拿出一層寫字樓給朋友用,兩年裏都不用交租。至於地產商為何這麼大方,地方稅局自有他們的辦法。 以上所說的都只是如何在合法的途徑下交少一點稅,如果連同不合法的途徑,相信內地沒有交足稅的公司遠比想像中多。正是因為中國的稅務環境這麼複雜,中央想透過減稅來刺激經濟就不如構思中容易。 現時在中國做生意,老實人就吃虧,有門路鑽空子的人就有着數。這種營商環境助就劣行排擠良行,中央政府一定要設法加以扭轉。 原載:am730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新聞/為何內地企業對減稅並不雀躍-158643 原圖:網絡圖片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