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普羅大眾來說,但凡政府徵稅都不是甚麼好政策,就像開徵銷售稅、增加薪俸稅,以及買家印花稅等等。以成功實施的額外印花稅和買家印花稅為例,原意是要打擊樓市炒風及阻止海外買家入市,最終卻打壓了二手放盤及令買樓成本大增,結果是樓價不跌反升。
如果真如傳聞,港府要開徵空置稅,首先必須是市場上有大量單位出現空置。目前二手市場盤源短缺,小業主一般不會無故丟空單位,因此真正的空置率極低。房屋供應主要來自一手盤,看看地產商是否囤積過多貨源?根據資料統計,目前全港私人樓宇的空置量只有42,900伙,佔樓宇總數3.7%,遠低於1997年至2016年的平均數5%,而相比樓市低迷時期03年的6.8%空置率,更是明顯少了近半。
港府近年經常表示,未來3、4年樓宇落成量達9萬多伙,意即每年有逾2萬伙新樓供應,如果以現在具爭議的9,000伙一手樓空置量來看,情況並不嚴重。新樓落成需要取得入伙紙及滿意紙,發展商經過一輪工程驗收,再打造示範單位,還要部署銷售策略等,往往需時半年以上才可賣樓,因此即使樓宇落成一段時間,仍有很多單位呈空置狀態。
公道講,香港地產商賣樓以快聞名,俗話說做生意要貨如輪轉,很多中小型新盤都是即日賣光。如果樓宇落成後不賣樓,地產商未必有好處,誰保證後市一定升?做生意資金不回籠,非營商之道。不過,一些超級豪宅出現空置情況,是因為售價動輒「億億聲」,尋找適合買家或需時幾年,發展商並非故意丟空單位。
筆者認為目前不宜開徵空置稅,以內地許多二、三線城市為例,其空置率甚至高達兩三成,但內地政府都沒有開徵空置稅。假如香港硬要實施,不想賣樓的開發商,也可遲遲不完工或故意拖延拿取入伙紙的時間,直至拖無可拖的最後限期。
現今徵收的買家印花稅也是一個例子,地產商代買家支付了大部分稅款,最終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倘若空置稅真要實施,估計每年徵收稅率為樓價1%至5%左右,地產商仍然會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最終的結果是樓價升得更快,新盤沒有增加,雖然庫房稅收提高,但市民沒有得到好處。開徵空置稅會否出現反效果,當局要三思。
原圖:網絡圖片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