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若連任,亞太地區最大受害者是誰?中國?未必,筆者的答案是香港的泛民。
這裡要先回帶談一點歷史。香港立法會換屆選舉2016年9月4日舉行,其時美國還是「奧巴馬末年」。奧巴馬在任期間,美國對香港的手影多不勝數,違法佔中正是最典型的例子,香港選舉當然不例外。這場選舉,投票率創下歷史新高,接近六成,差不多有220萬選民投票,令泛民以至新興的港獨、本土派非常威武。
後來,特朗普角逐總統越戰越勇,於2016年11月8日成功掌握超過一半選舉人票,並於2017年1月20日當上美國總統。上任未幾,特朗普便宣佈大幅削減不少開支,包括「外交及發展援助」,雖然多個外交大佬公開反對,但他鐵了心要削減這些開支,要把錢「用得其所」。
這些「外交及發展援助」開支,相當一部分用於支援全球不同國家反政府組織、人士,李卓人、莫乃光、何秀蘭、梁家傑之類與美國外交組織過從甚密的本港反對派政客,應該絕不陌生。
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剛剛過去的3.11補選,投票率急挫,僅僅超過四成。上次選舉,投票率超高,分析指違法佔中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按理說,一堆與佔中有關的已完被DQ甚至連選也不能參,再加上「災難性」的預算案面面不討好,再再加上修改議事規則、程序造成甚麼「民主災難」,再再再加上黃營口中的甚麼「習帝登基」、「帝制復辟」等一大堆消息,走出來投票反中反共反政府的人怎麼可能會少,對吧?可現實就是,投票人數斷崖式劇跌。
在熱衷搞香港的奧巴馬卸任,對外地事務興趣寥寥的特朗普大削外交經費下,香港的補選投票率有咁啱得咁橋由頂峰直插谷底,泛民由穩操勝券變成傍落一席;看近期泛民搞遊行時,名目越來越多,籌旗變成真正主角;又看黎智英不惜做契弟也要賣《壹週刊》,賣不成還忍痛摺掉印刷版……凡此種種,不禁要問,為何泛民動員能力大減?為何黃營莫財撲水的情況越見頻繁?為何黃色主張突然不再吸引?
特朗普削資,泛民即刻打柴?政治是否如此巧合?外人當然不得而知。但如果筆者是泛民中人,定當對特朗普連任打了個凸。
原圖:大公報、無綫新聞截圖、Donald Trump Facebook http://news.takungpao.com/paper/q/2017/0401/3437244_print.html https://www.facebook.com/DonaldTrump/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