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生活

還有一欄叫「Country」

2015.05.13 11:15 生活 屈穎妍

小女兒最近迷上了寫信,幾天假期都躲在家,一封接一封的寫,放完假捧去郵局寄,單是郵費已花了二百幾元。本地寄一封信只需用一個$1.7郵票,花了二百多元寄的信到底是甚麼樣的盛況? 那30多封郵件,差不多寄勻七大洲,全是小女兒遍布世界各地的筆友,有意想不到的俄羅斯、立陶宛、哈薩克斯坦;有驚喜的捷克、匈牙利、土耳其、斯里蘭卡、巴西、阿拉斯加;有大路的,如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澳洲、英、美、法、德……有的是明信片,有的是信,有的是小郵包,還有個漲卜卜、沉甸甸的公文袋,要寄去冰島,單是郵費已要94元。 我問女兒:「你到底寄了些甚麼?」「香港錢幣、自製印章、小手工、利市封、剪紙……」「利市封?」「是呀,我們交換錢幣、郵票和當地特色玩意,所以我寄了幾個不同款式的紅封包,和一些中國剪紙……」 或者你會奇怪,在超光速的網絡世界,竟然還有給筆友寫信這回事。對的,我最初也感到驚訝,阿女你何來那麼多筆友?原來是拜科技所賜。網上有個交筆友平台,世界各地想交朋結友的人都會聚在這裏。在網上流連後,選定朋友,大家就反璞歸真地回到最原始的紙和筆,從此對郵差有了望穿秋水的期待。 看女兒一封信接一封信的寫,讓我最眼前一亮的,是那個寫到熟的回郵地址,幾號幾樓甚麼區,最後幾個字,本能地寫下「Hong Kong, China」。這是一個現實,Hong Kong是一個未完的地址,後面還有一欄叫「Country」。 常喊「自決」、「獨立」的年輕人,不出外跑跑,也去識幾個筆友吧!當你寄信的時候,你會發現香港根本離不開中國,我們相連着的地址已告訴你這個不滅的事實。 原載於晴報 http://www.skypost.hk/column/%E5%B1%88%E7%A9%8E%E5%A6%8D/007001004073/%E9%82%84%E6%9C%89%E4%B8%80%E6%AC%84%E5%8F%AB%E3%80%8CCountry%E3%80%8D/177005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