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專欄多次批評西方選舉制度不民主,屬於金權政治,傳媒左右,為選票欺騙人民感情。
前文分享:
與歐美接軌:政客收錢合法化
台灣民主=你民我主
特朗普是Manchurian Candidate?
福山評美國大選 美式民主走向終結?
美國版佔中 過千人被捕 被主流傳媒滅聲
或許反對派的讀者們,當我是傻子、五毛。
不過今次我再找來哈佛大學商科院(Havard Business School)的研究報告:Why Competition in the Political Industry Failing America? (直譯:為何美國政治競爭制度令美國失敗?)
哈佛大學商學院由2011年開始做「提升美國競爭力」研究報告系列。此論文是系列報告之一,研究美國政治制度對美國競爭力的影響。它開宗明義直指美國驕傲的民主選舉政治制度,原本的設計,只為企業金權服務,根本無法有效解決民生問題。這篇文章的目的是解釋美國民主政制的實際運作,提出改善建議。
原文下載:
http://www.hbs.edu/competitiveness/Documents/why-competition-in-the-politics-industry-is-failing-america.pdf
筆者知道反對派的英文程度不高,經常斷章取義,亂引章句,要消化80頁英文文章確實不易。所以筆者免為其難,嘗試用中文1000多字翻譯並簡化文章。如果連中文都讀不好,我也沒辦法。(下面顯示的頁數為PDF檔案頁數)
美國民主制度為金權服務
哈佛研究指,美國政府幾十年來未能解決民生問題,不是美國民主制度問題。相反,美國民主制度運行得非常好,因為美國民主制度本來就不是為人民服務,而是為金權服務。(P.5,12-15)
很多人認為美國民主制度是由建國以來的法律規定下操作。其實是由部分私人企業或機構操縱,從制度中獲取私人利益,而不是公眾利益。現在美國的法律是經過很多年,受私人利益影響,演化成現在的模樣。所謂的改革只確保現有政黨利益不受侵害。大部分公眾根本無法參與法律制定。(P.6,38-40)
與其他行業不同,美國民主制度根本無法律監管。政客擅改法律以保護自己利益。(P.6,16-20)
原本人民期望的民主制度,是有民生問題的解決辦法,行動,辦法在合理時間內獲得跨黨派大多數人支持,尊重憲法和所有人民的權利。(P.6-7,22-23)
但實際上,美國民主制度已經淪為「兩黨鬥爭」模式。理論上的「有能者居之」的競爭已不復存在。現在,政客受政黨鐵票保護,缺乏競爭。(P.7)
在「兩黨鬥爭」模式下,受惠的只有政黨黨員,特權階級,金權捐獻者。佔真正大多數的普通投票者和不投票者(注:美國投票率只有5成),只有兩個政黨可選擇。政黨偶爾會為贏得選票而爭取游離選民,但政黨大多只說不做。政黨逐漸操控傳媒,引導民眾去投票。他們更提高選舉門檻,例如大幅增加選舉和宣傳成本,阻止其他政黨興起。(P.7-8,24-33)
兩黨競爭,鬥的不再是解決公眾民生問題,而是鬥吸納忠誠黨人,鬥吸納資金,兩黨互相批鬥。兩黨為爭奪支持,分裂社會,極力阻止社會達成共識。這導致社會分裂,難以癒合,政策必然遭到另一派反對,無法推行改善民生政策。(P. 8-9,33-37)
在缺乏競爭下,兩黨繼續為金權服務。美國民主制度無法解決社會問題。極高門檻使人民無選擇,政客不會受到選票懲罰。兩黨及既得利益集團把持朝政,無法落實健康競爭。(P.9)
研究:美國需要政改
研究建議美國需要進行政治改革,以提高政治競爭力。當中包括:
- 改革選舉制度。例如,廢除民主共和各自篩選制度,改為無分黨派篩選四名候選人。公眾投票時,填寫優先選擇次序,代替只投一人。選區界定消除政黨因素。總統辯論不再只報兩黨。
- 降低政黨對國會的控制,反對捆綁式投票。建議國會成立獨立改革委員會,研究國會改革,令國會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
- 改革金權政治,增加政黨捐獻的透明度,設立民間捐款組織,降低捐獻者獲得的利益
- 在上述政改之前,鼓勵中間派獨立人士成立第三政黨。例如成立公共競選基金支持獨立候選人。州政府率先進行政改,以地方改革推動中央改革。(P. 9-10,41-47)
研究認為,現在美國民主制度淪為金權政治,不利美國經濟民生發展,也對企業不利。部分企業從金權政治中獲得利益、競爭優勢和打擊對手。所以,研究呼籲其他弱勢企業及民眾聯合起來,支持政治改革,締造更公平的營商環境。(P. 48-49)
文章P. 50-66多個附錄數據,指出美國在金權政治下,出現大量社會問題,大幅落後其他發達國家,急需政府解決。但政府只為金權服務。P. 67-80是參考資料。
「選舉=金權」政體難改
筆者大致同哈佛研究報告對於「美國民主制度等於金權政治」,而金權政治會嚴重影響民生的論述。因為這與筆者10多年前在美國研究民主政治體系後所得出的結論相同。只不過哈佛大學寫的研究報告較有權威和可信,而筆者人微言輕。
但是,筆者並不認為哈佛研究中提出的改革方案有助解決目前美國金權政治。
正如研究所說,美國兩黨早已壟斷美國朝政,為金權服務。政治改革涉及政黨及其背後的金權既得利益。要既得利益者是否願意放棄既得利益,改為人民服務,極其困難。
研究建議企業資助獨立候選人,建立第三黨派,推動政治改革。這建議很理想,但難保企業與政治家合作,建立新一系列的金權政治。既然企業能夠成功推舉新派獨立候選人,為何不利用現有金權政治的民主制度,為自己爭取利益,而去為公眾利益推動改革?又如何確保新派候選人上台後,是否真心推動政治改革?
民主大於選舉
哈佛大學的研究思維,還是維持「選舉=民主」的概念。以為單靠改變選舉遊戲規則,便能改變金權政治的問題,使美國政治制度更加民主,有效解決民生問題。
殊不知,民主遠大於選舉。
選舉靠宣傳,宣傳靠財力。財力靠金主。金主和財力已決定選舉候選人。無財力候選人早已輸在起跑線。收人錢財,替人消災。當選政府只能是金權代理人,或富戶階層。因此,任何的大型選舉活動只是金權政治。選舉不等於民主。
「真民主」不在於制度,而在於「民主心」。「民主心」即「為民服務」之心。「真民主」不單存在於政府,也存在於個人、企業、機構。如果人沒有「為民服務」之心,不論在政府或企業或機構,都不會推出「為民服務」的政策。他們只為個人利益,不為社會著想。如果各人保持「為民服務」之心,在其崗位上,自然會推行「為民服務」的行動。
「為民服務」企業提供合情理的定價及服務,「為民服務」僱員以客人為先,自然客似雲來。
政客保持「民主心」,則可利用金權政治選舉上位,當選後卻不理金權,推行「為民服務」之政策及改革,便可解決美國政治制度問題。如果議員們肯主動訂立「為民服務」的法例,而不是只會謾罵、批鬥、拉布、掟杯,不少社會問題可迎刃而解。
至於如何推行「真民主」,除了教育之外,更需要有效對策,應對各企業、機構、個人的私心,利用眾人私心行「為民服務」之政策。至此牽涉老莊道家哲學。日後有機會再談。
原圖:哈佛大學
https://news.harvard.edu/gazette/story/2015/08/no-loss-of-character-in-new-look-dunster/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