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青年人,讀過《西線無戰事》嗎?

2017.08.30 07:50 時事 讀者投稿

日前有三名青年人因為干犯暴動罪被判入獄三年,亦有不少人正因相類罪名排期審訊,當中絕大多數是青年人,有學生,也有在職或失業失學人士。 判刑三年是一個指標,可以想像的是未來若有人被定罪,刑期應該與此相近。對於不少香港青年人來說,入獄肯定是沉重打擊,何況是三年之期!雖然不能斷言前途盡毁,永無翻身之日,但前路崎嶇是難免的。 現在香港有不少青年人不滿政府及中央,而且極度仇視執法人員,認為勇武抗爭是正義的、縱使破壞社會安寧也是合理的,究竟他們這股信念從何而來?緣於甚麼人或事物的影響呢? 這讓我想到一齣電影《西線無戰事》。

被簇擁走上可怕戰場

這齣電影拍攝於上世紀30年代,劇本就是與電影同名的一本德國小說,該書作者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軍人雷馬克。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當年夏天的七月,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在柏林送別開赴前線的軍隊,對他們說:「日耳曼民族的寵兒,為咱們德國的前途、為解放歐洲而作戰吧!今年秋天你們便會凱旋歸來,我等待你們!」 電影中的主角保爾當時正在唸高中,其時全德國為戰爭而亢奮,街上經常有青年人揮舞帽子喊「戰爭!戰爭!」 某天,保爾和同學在上課時,老師忽然掩蓋書本停止講課,對學生們說:「戰場正等待你們。」接著他滔滔不絕講述德國人的偉大,歐洲列強如何壓縮德國的生存空間,德國現在進行的是一場正義之戰,然後話鋒一轉,鼓動學生們參軍。在人心烈若熊火的氣氛下,保爾和多名同學決定投筆從戎,参加志願軍。 保爾等人被其他同學簇擁著走出課室,跑去募兵站的時候,老師還在旁邊哼着軍歌,打着拍子、搖頭晃腦歡送他們。

駁斥換來嘲笑與斥責

然而,當保爾抵達前線的時候,看到的是戰爭的殘酷,戰場上的每個生命是何其脆弱,保爾每天都要為自己的生存而拼命,到處都是飢餓、疾病、殘肢断體。 保爾的同學一個個地戰死,最後只剩下他。電影中的一幕敍述保爾休假回家,見到其老師又鼓動另一批學生參軍,還討論作戰的計畫,保爾忍不住駁斥老師,卻換來學生們的嘲笑和斥責為懦夫。 電影末段是保爾和戰友在戰壕尋找食物期間被流彈擊斃,而當天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天,翌日德國電台宣布德國投降,電台廣播末句是:「西線已經停火,再無戰事。」 不知道香港的激進青年人會否在這齣電影得到一些啟發?會否從中開竅?

受「違法達義」蠱惑

近年部分香港年輕人思想愈來愈激進,愈來愈崇尚以暴力爭取自己的政治主張,他們認為這是對的,為了自己心目中的所謂民主理念,違反法律及破壞治安亦是理所當然。 導致他們有這樣的思想固然有多方面因素,但其中一個主因就是受到蠱惑。近幾年,社會上不少人鼓吹「違法達義」、「不守法不表示不尊重法治」等歪理,更有議員公然煽動青年人衝入立法會和政府總部以表達訴求。 作出這些煽動的人並非普通市民,更非牛頭角順嫂或街市賣鱼勝,而是律師、教授及學者等有棱有角的人。這些人將暴力衝擊、禁錮別人和非法集會美化成義舉,為爭取理念的必要手段,至少是值得體諒的。 入世未深的年輕人相信這些說話,感到有人支持,愈踩愈深,終於釀成旺角暴動。暴動發生後,這些政客學者更昧着良心替暴徒的暴行塗脂抹粉,假惺惺譴責兩句,然後將責任推給政府與警方。 至於一些法官的判決亦是匪夷所思,判刑出奇地輕之餘更表示體諒兼欣賞青年被告的心懷理想和真誠關心社會,在這樣的環境下,這些青年人視己之行為是合理也就不足為怪,也沒有想到會為己之行為付出代價。

反對派只為確保利益

曾經告誡青年人政治是很黑暗的,讚賞你,向你抛鮮花的人往往是推你赴火坑為他們謀取利益,你們在「抛頭顱、灑熱血」之後得到甚麼? 近幾年政客們不停鼓動青年人去衝擊,挑戰公權力,情況愈演愈烈,在擴大了政治影響力後,成功抬送了一些這類政客入議會,獲得政治利益,至於其玩忽宣誓而被踢出議會或面臨被踢出,則是後話。至於其他未能躋身議會的也大大小小上有政治上得益。 在這些政客心中,甚麼民主理念只是一面旗幟,能否達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利益是否確保。不相信的話,請看看現在一眾反對派政客有無一個願意主動出來承擔罪責,或為這些被告人提供實質幫助,現在他們正在盤算怎樣在特首選舉中造王,擴大政治版圖,延續政治利益。 當你們賠上自己的前途,身陷牢獄之時,有無想過只是為這些人當棋子,當轎夫? 以此觀之,這些青年人和《西線無戰事》的保爾都是被人利用的炮灰,區別只是在於政治或戰場而已。

著書諭別把戰爭美化

電影《西線無戰事》並無交代那個鼓動學生上戰場作炮灰的教師的下場,但歷史告訴我們第一次大戰之後,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逃往荷蘭作寓公,不失為富貴翁終老,有份策動戰爭的興登堡元帥和大批政客卻分別成為德國新政權威瑪政府的總理和政府要員! 可悲的是被他們煽動上戰場的盈千上萬德國青年人已成為無定河邊骨。 《西線無戰事》的主角保爾就是作者雷馬克的化身,他本人在16歲時在老師鼓動下参軍,五度負傷,大難不死後著書以曉諭世人不要把戰爭美化,要為自己的行為深思而後動。 雷馬克可以自我反省,這些激進香港青年人可以嗎? 作者:葉家輝,退休警察 圖:大公報 http://news.takungpao.com.hk/hkol/headline/2017-02/3421111.html http://www.takungpao.com.hk/hongkong/text/2016/0809/15294.html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