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左是我2017年在上海兒童福利院老師訓練,圖右是我1997年社會科學院畢業。
20年前,我應該是一個「黃絲」,以香港人自居,記得第一張選票是投給李柱銘的!當時困在香港小小的彈丸之地,沒有感受到太多身份的衝擊。直到人到外邊跑,才發現你個人的身份離不開你國家的命運。當人一出機場,馬上體會到自已的國家在當地是受到什麼程度的尊重。10多前,在歐美的機場,除了當地的語文,英文和日文是必然的標示語文。那些年,完全想像不到中文能登上國際機場的標板上。記得15年前,到馬德里旅遊,為著趕飛機回港,逼著要買頭等火車票,遇上售票員用很鄙視的語氣質疑我:「你要買頭等嗎﹖」上了頭等的車箱,本來每個乘客都有香檳侍候,但那個可惡的服務員竟推著餐車與我們擦身而過,對我和我先生視而不見。當時幸好有另一個歐州家庭看不過眼,狠狠地批評了這位服務員,她才不情不願地招呼我們。那時候,我頓然清醒過來,在外國人的眼中是沒有「香港人」只有「中國人」,中國被歧視,別想我們可以倖免於難。
對祖國從抗拒到體諒的心理變化
明白了自己與中華民族是分割不開的命運共同體,我經歷了對祖國從抗拒到體諒的心理變化。面對中國一孩政策對家庭的衝擊,我選擇用我的專業知識去服侍她。這十年間,我穿梭中港兩地為飽受自閉症困擾的家庭貢獻了我的專業和關愛,現在這些家庭已經茁莊成長,並在國內組織起來,成為自助和助人的專業團體。今天面對國家的興盛,仿佛看見自己與她一路走過來,有一份莫名的感動!
十多年前,我去過日本自由行,面對的障礙就是語言不通。但上個星期再去東京,不論飯店、百貨公司都僱用了操純正普通話的員工,為了特意來招待我們:「可以講國語嗎﹖連我十幾歲的姪兒都非常驚訝中國這樣被尊重!兩年前,去黃石公園旅遊,沿路有不少美國人主動與我們打招呼和攀談,小孩子特意追上來,用普通話跟我們說「你好嗎﹖」今日,中文在各國的機場都是指定的標示語言。這一代的年輕人,坐享著中國強盛的優越感,卻看不通中國人在國際舞台上的變化,是透過全體國民一齊努力建造起來的!可嘆!
原圖:作者提供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