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臥底」香港年青人2.5小時

2017.05.29 11:30 時事 鄭久慧

常聽當老師的朋友說,現在專上及中學生都喜歡K-Pop(韓國流行樂)多於本港歌手,上周日久慧就去「臥底」了一場當紅韓國組合的香港演唱會,實地接觸90後、00後的年青人,為了「扮Young」 拉近距離,我事前特地染了頭髮,敷了一個星期面膜,買了偶像T-shirt、頭箍,全副武裝上陣! 當日所見,追星的港青行事有度,待人有禮,值得稱許:

  • 演唱會搖滾區需提前2-3小時露天排隊,港青都嚴守秩序,按號輪候。現場雖下著毛毛細雨,互不相識的年青人毫無芥蒂地互相打傘、撥扇,幫忙看位。
  • 現場工作人員只講廣東話,不少外國歌迷聽不懂,港青立即幫忙翻譯,告知最新資訊。
  • 有些東南亞歌迷搞不清楚排隊位置,幾個香港女孩立即掏出自己的票,說明「輪候號碼」的位置,指示她們在何處排隊。
  • 許多香港歌迷拿著手燈和海報,一問之下,竟是兩年前上一次演唱會的物資,一直珍而重之收藏著,看似新的一樣。
  • 即使是00後的中學生粉絲,聊天時都能感到他們思路清晰,友善有禮,樂於助人。
  • 雖然是沒有劃位的「搖滾區」,即使大家都齊齊唱齊齊跳,整場演唱會依然秩序井然,完全沒有互相推撞。
  • 現場所聞,大家談論的都是歌手的唱功、最喜歡的歌曲,完全聽不到什麼「追車」、「跟上酒店」,令人彷彿覺得毒果之類的狗仔媒體從未污染過香港。
  • 演唱會後,歌迷可以在離開前,與偶像「面對面擊掌」,我身邊的幾位香港女生不但向我細心講解程序,還互相分享香噴噴的手霜,務求在偶像面前留下最好的印象。現場所見,不少港青擊掌時會對偶像的落力演出點頭致謝。
近年很多港人一直在疾呼,香港的教育怎麼了,我們的年青人怎麼了,或者退一步,我們曾否自問,我們給了港青一個怎樣的香港? 今日的香港,不再是「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不再是社會上層不斷移民去外國,社會下層不斷有年青外來人口補充,人口流動頻繁的殖民地。今日的香港人,不再是「寓居」香港,隨時打算返回鄉下,或移民外國的「暫居者」,上層階級絕不能再抱持「朝種樹,晚鎅板」的短視心態,隨時預備收拾家當走佬!回歸後港人植根香港,以港為家,反而社會問題不斷湧現,跨階級跨年齡層矛盾升級,香港到底怎麼了? 須知任何一個社會,精英都只是小數,大部分人無法進入專業架構,才是社會常態。細想想,我們絕不會期望整個演唱會過千港青觀眾都是社會精英,但是他們的守禮自持絕不令香港蒙羞。然而香港社會對非精英非專業人士,連基本的就業前路都缺乏支援,實用的職業訓練課程極少,各類升學課程良莠不齊。政府及社會上層沒有為這大多數「普通人」規劃良好的事業階梯,才是社會問題的根源! 回想香港政府財金官員近半世紀來開口閉口的「海島型經濟」,將所有經濟波動都推給外圍影響,政府完全不負起調節本港經商環境的職能,令本地中小企產業投資週期短,資金迫切需要回本,各類行業都難以計劃長線發展,只有金融炒賣可以賺大錢賺快錢,君不見借貸融資廣告成行成市,日日收到幾個「先生借不借錢」的推銷電話。反觀新加坡政府用公帑積極投資實業,即使遇上金融動盪,股市崩塌也有實業頂著,不致毫無招架之力。

香港年青人看到同樣發展可能嗎?

更可笑的是過往香港財金官員長期崇尚自由經濟,發生什麼事都是市場「自動調節」,官員翹起手等運到,唯一措施就是拼命省錢,增加儲備。理財沒理念沒願景,有錢就存起來,說穿了就是偏袒富者,漠視貧者。君不見自由經濟鼻祖的歐美,不少都是政府財赤嚴重,盡全力維護民生及發展經濟,哪個經濟體像香港做守財奴? 回想那天兩小時演唱會後,encore環節超過半小時,歌手們十分敬業,唱到聲嘶力竭,氣氛高漲,全場觀眾熱血沸騰,盡興而歸。韓星從十幾歲開始就在娛樂公司做「練習生」,培養過程大多超過五年,才藝要求極高,不達標根本不能出道。該韓國組合的成員,並非生於韓國首都首爾的大城市孩子,也不是來自大製作公司,全靠自己寫歌,一手一腳打拼出來。反觀香港,中學畢業後不再升學的年青人看得到同樣的事業前路、同樣的發展可能嗎? 工業發達成就驕人的德國,過百年來一直奉行「學徒制」,用多年時間為十幾歲的年青人提供職業培訓,栽培他們成為專職人才。全國幾十萬家企業、數百行業甚至強制規定只有學徒才能被聘用為正式員工。此舉既降低了年青人失業率及犯罪率,培養應有的專業技能及職業道德,更讓年青人獲得了獨立生活的自信。細看香港,港人不是不勤快,是人浮於事,公司生存週期短暫,缺乏在職培訓,員工常看不到方向地像盲頭蒼蠅到處亂竄,職業發展嚴重失焦。 香港的掌舵人有責任為平凡但富有朝氣的年輕人規劃人生階梯,而不是「自由放養」,甚至任由他們日漸不得志,偏激地走向港獨的懷抱! 原圖: 作者提供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