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果讀者與筆者年紀相約,那麼「咳聲、雨聲、小提琴聲」的情景一定會勾起你某些聯想,即粵語長片中張活游或吳楚帆先生正在咳血﹗這些六七十年代的粵語影片確實反映當時民生百態——肺結核病(肺癆,tuberculosis)非常流行。結核病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疾病,在古埃及的木乃伊身上也找到結核病的病變。在這些粵語影片中,患上肺癆病(肺結核/Tuberculosis)的都是劇中的草根角色、貧病交迫的悲情人物。肺癆病一向被視為窮人病,那麼今時今日的香港那麼富裕,肺癆病應該絕跡了。可惜事實並非如此,每天仍約有不少肺癆病人在各大醫院接受治療。在香港五零年時代每十萬人中就有約六七百人患上肺癆病,到了2016年已下降為每十萬人只有六十人患上肺癆病。死亡率亦由每十萬人有四十多個案下降至少於四人。但肺癆病在全世界仍是十分普遍,單在2015年就有多於一千萬個新症!
研究︰家住低層者較易中招
貧窮在廿一世紀仍是患上肺癆病的高危因素。居住問題一直困擾著大部份香港人,樓價之高令人吃不消,當然你的居住環境與你的經濟能力有關。本地研究發現住在公共屋村的人比住在私人樓宇的較容易患上肺癆病。而住在較高層的(當然樓價也較高)卻比住在低層的有較少風險中招。吸煙的肺癆病人通常會有更廣泛的肺部感染及氣穴(cavitation),而對藥物的反應及成效也較遲緩。
近年常說香港有深層次矛盾:來自大陸的新移民往往成眾矢之的,連高企的結核病病發率也推到他們身上。其實其他亞洲的新移民患上肺癆的機會遠遠高於來自內地的新移民,偏見往往令人判斷失準。其他疾病及其治療方案其實也影響著這古老的疾病︰如愛滋病人(AIDS)的肺癆病會常有非典型的病徵及較多機會有抗藥性。用於類風濕關節炎的類固醇或tumour necrosis factor(TNF)blocker一類的藥物也會大大增加病人患上肺癆病的可能性。幸好抗藥性肺癆病(MDR-TB & XDR-TB)在本港並不常見,分別為1%及0.1%等,用作快速診斷抗藥性肺癆病的設備(Xpert MTB/RIF, Genotype MTBDRsI)亦比以前普遍。
窮人買不起藥 藥廠不願研發
第一隻肺癆藥Streptomycin已於1943年面世,但多年來沒有太多新肺癆藥出現。相反醫治愛滋病的新藥物卻不斷面世。終其原因肺癆病的確是窮人病,很多落後國家連基本主要的肺癆藥也買不起﹗正因主要用家都無能力去買,那麼藥廠怎會投資大量金錢去研發新的肺癆藥呢?相反最多愛滋病人的西方國家卻大疊水去買新的愛滋病藥。藥廠往往主導了科研,這是不爭的事實。
圖︰網絡圖片
http://www.health.com/cold-flu-sinus/does-cough-syrup-work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