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傳媒界的「女禍」

2017.04.01 08:00 時事 小喬

特首選舉塵埃落定,結果應了早前李嘉誠所說「女媧補天」,而在選舉之前,卻出了一場傳媒界「女禍」搞風搞雨為香港撕裂傷口灑鹽的鬧劇。 由岑倚蘭為主席的記者協會,就政府新聞處拒絕一眾聲稱「網媒記者」的成員,在特首選舉日進入點票中心的事件入稟高院申請司法覆核,要求法院頒下臨時命令。

當記者證是免死金牌

記協認為,記協的會員登記系統已可識別何為「合資格」的記者,政府新聞處不應以各種理由,拒絕網媒參與新聞處安排的採訪活動,認為這是有違新聞自由和《基本法》。而代表記協的律師,就是早前為港大帶來風風雨雨的香港法律學院教授陳文敏。 前年的「佔領中環」,上年的「魚蛋暴動」,一眾暴徒手持簡陋的攝錄器材,以「記者」的身份大搖大擺走上前線,以「新聞工作者」的身份來干擾警方的執法。這與從事各大傳媒機構的專業新聞工作者,可謂天淵之別,亦是對新聞專業的一種侮辱。

登記制度太濫須改革

問題的關鍵,在於記協會員濫竽充數,令業界的形象低落。與其不斷地作出投訴,倒不如改革記協的登記制度,甚至由政府向各新聞從業員發牌,既能取得社會承認的資格,亦可以提昇新聞從業員的專業形象,一舉兩得。 「女禍」不除,任「女媧」有通天大能,亦只能事倍功半,拖慢香港復原的時間。 圖:有線新聞截圖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