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選舉塵埃落定,結果應了早前李嘉誠所說「女媧補天」,而在選舉之前,卻出了一場傳媒界「女禍」搞風搞雨為香港撕裂傷口灑鹽的鬧劇。
由岑倚蘭為主席的記者協會,就政府新聞處拒絕一眾聲稱「網媒記者」的成員,在特首選舉日進入點票中心的事件入稟高院申請司法覆核,要求法院頒下臨時命令。
當記者證是免死金牌
記協認為,記協的會員登記系統已可識別何為「合資格」的記者,政府新聞處不應以各種理由,拒絕網媒參與新聞處安排的採訪活動,認為這是有違新聞自由和《基本法》。而代表記協的律師,就是早前為港大帶來風風雨雨的香港法律學院教授陳文敏。
前年的「佔領中環」,上年的「魚蛋暴動」,一眾暴徒手持簡陋的攝錄器材,以「記者」的身份大搖大擺走上前線,以「新聞工作者」的身份來干擾警方的執法。這與從事各大傳媒機構的專業新聞工作者,可謂天淵之別,亦是對新聞專業的一種侮辱。
登記制度太濫須改革
問題的關鍵,在於記協會員濫竽充數,令業界的形象低落。與其不斷地作出投訴,倒不如改革記協的登記制度,甚至由政府向各新聞從業員發牌,既能取得社會承認的資格,亦可以提昇新聞從業員的專業形象,一舉兩得。
「女禍」不除,任「女媧」有通天大能,亦只能事倍功半,拖慢香港復原的時間。
圖:有線新聞截圖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