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提倡「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帶一路」 (The land and maritime Silk Road Initiative) 的經濟合作概念。其中「絲綢之路」一詞,就是源自德國旅行家、地理和地質學家李希霍芬男爵 (Ferdinand Freiher von Richthofen 1833-1905,他名字中有「Freiher」一字,即「爵爺」之意) 在1877年出版其在訪華後的五卷著作,德文本為《China, Ergebnisse eigner Reisen und darauf gegründeter Studien》,其中外語之「絲綢之路」一詞,首次出現於該書第一卷中。德文為「Seidenstraße」及「Seidenstraßen」即英語「Silk Road」 或「Silk Route」之意。(此書英文本為《China: The results of my travels and the studies based thereon 1877–1912, 5 vols. and atlas》。中文版《李希霍芬中國旅行日記》則在139年後的六月初版)。
但陶瓷界一直認為李希霍芬對陶瓷界作過最偉大的影響,便是他在1869年考察中國景德鎮期間,除了後來出版上述著作《中國旅行日記》第三卷中詳細介紹了高嶺土,更發明了「Kaolin」這個字,來命名在這種瓷土。從此「高嶺土」之名,聞名中外。凡是使用羅馬字母的語言,其拼法和讀音都用「Kaolin」此字,百多年未改。更成為國際上黏土礦物的專用術語和製瓷原料的代名詞。 但上述說法,愚見認為是瓷友一廂情願,以訛傳訛之說。實則「Kaolin」一詞,早於1717年起已在法語區中流傳,後英語在1727年亦採用之,始全球通用。事源天主教耶稣會 (拉丁語Societas Iesu,英語 Society of Jesus) 法籍傳教士殷弘緒 (Père Francois Xavier d'Entrecolles 1664-1741)。他曾在中國景德鎮住了七年,他在1712年寫信回法國耶誕會,詳細介紹了中國瓷器的原材料和製作方法,從而使法國人在法國本土仿製瓷器;筆者從前在蕪文《法國官窰》談過法國的製瓷發展,此處不贅。後耶穌會在1735年出版專書,流傳歐洲各地。殷弘緒在他寫的書信上使用「Kaolin」此詞,亦隨製瓷方法傳遍歐洲。實際上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只不過沿用一個在他之前,歐洲已通用了幾十年的名詞罷了。 至於康熙年間,因教廷反對中國教友祭天、敬孔、祀祖等禮俗,爆發了「禮儀之爭」,康熙已在五十九年(1720) 禁教,(禁教令於1842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後始解除;而教廷後來在1962-1965第二次梵諦岡大公會議 - The Second Vatican Ecumenical Council - 才正式認可祭祖、祭孔成為天主教義的一部分。) 而殷弘緒在禁教之後,居然能長駐景德鎮,主要因為他在康熙四十八年 (1709) 透過督陶官江西巡撫郎廷極的私人關係,將法國葡萄酒進呈康熙皇帝而受到欣賞而得到官方網開一面,殷弘緒始能長駐景德鎮,並自由進出當地的大小陶瓷作坊,逐漸熟悉窰場製造瓷器的各項工序與技術。在康熙五十一年 (1712) 及康熙六十一年 (1722),殷弘緒兩度將在景德鎮所見所聞的瓷器製作細節以及相關樣本寫成報告,寄回歐洲的耶穌會。愚見認為殷弘緒才是「Kaolin」一詞的始創者,對國際陶瓷發展影響至偉的一人。 圖:作者提供(頂圖為李希霍芬男爵遺照)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