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均生產力接近的城市相比,香港人住得普遍比別的地方差。原因是長期以來,殖民地政府為了來自土地的財政收入,不惜犧牲香港人的福祉。他們刻意不讓太多的土地劃作發展用途,用人為的方式製造供不應求,以抬高地價。導致香港人的生產力雖然很高,卻一樣負擔不起樓價。 回歸後,特區政府已放棄高地價政策,希望透過增加土地去改善香港人的居住環境。然而,社會上卻有一批人,力阻政府重新規劃香港的土地用途。他們以環保為名,不許政府變動郊野公園的界線;以維護村民權益為名,要求不遷不拆;又以復耕為名,反對把農地轉變為發展用地。 這些人的堅持,表面上也有道理,可是卻完全不理會人的住屋需要,缺乏全局的考慮。很多官員怕事,不敢挑戰他們的道德高地。以郊野公園的劃界為例,現在已沒有人敢碰,連作學術討論的空間也沒有了。我問心無愧,亦不怕被人戴帽子,才敢在這裏唱反調,好讓社會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看這個問題。 首先,郊野公園的界線是人劃的,不是神劃的,沒有理由不可改。現時的情況與前人劃的時候已不一樣,我們當然可以有新的判斷。這個新的判斷可以更合理,更利於環保。 再者,環保只是人類自己弄出來的概念,地球可沒有這樣的需要。一場火山爆發已可令大氣層充滿毒氣;一次冰河時期,就可以令地球的海岸線造成龐大的變化,填海只是「小兒科」;而太陽系最終亦難逃自毀的命運;人類對此亦無能為力。由此可見,環保並不是為地球,而只是為了人類自己吧了。人類是為了保持一個可以讓人類長期生活的環境,才大力提倡環保的。因此,人的需要大過環保的需要。我們沒有理由本末倒置。 此外,我們要環保,亦應該選擇有效的方式,沒有理由連可以住的地方也不容許人住。住屋所佔的空間非常有限,破壞生態環境的是人在生活上的其他需要,香港人不斷在追時髦換新裝,嘴刁尋美食,用紙巾毫無節制‥‥‥如此已令大量的森林變成耕地和牧場,又令大量的原始森林變成單一化的人造林。香港人別自欺欺人了,我們日常消耗這麼多的資源,我們欠地球的,遠非保住香港的郊野公園就可以贖罪。現在最不公平的地方是發達地區講環保,卻要落後地區付代價。很多「環保人士」,自己已有樓住,還要攬着郊野公園不放,可有考慮過住在劏房的基層,天天為口奔馳,根本沒有餘閒去逛郊野公園!其實建樓用不着多少地方,奢華的生活才令更多的地方環境受破壞。 其實,與其他城市相比,香港郊野公園的面積佔比已算相當高,反而是住宅用地的佔比卻偏低。我們沒有理由對香港人特別苛刻,要求港人在環保的責任上,比世上其他的城市承擔更多。香港一個家庭平均才住一個500呎的單位,其他城市(生產力接近的)普遍可以有1,000呎。我們不要多,要求一個家庭有750呎,應該不為過吧!那就非把現有的住宅用地增加50%不可。這叫政府怎可不動用郊野公園的土地? 原載:am730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新聞/郊野公園神聖不可侵犯嗎?-15133 圖:朱凱廸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huhoidick/?fref=ts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