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讓美國不如明朝的敗政

2025.10.15 19:01 博客 徐韋

在中國的網絡世界,經常有人將特朗普治下的美國,與明末時期的中國做對比,至少歸納出三個共通點:一是黨爭激烈。民主、共和兩黨的鬥爭,一點不輸於魏忠賢的「閹黨」和東林黨之爭;二是美國徵關稅與明末的「徵三餉」一樣狠;三是長期對外戰爭導致財政結構失衡。

中國人很清楚「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的道理,但最近一位猶太裔的美國經濟學家、新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莫基爾,也發表近似言論。他10月13日接受採訪時,猛烈抨擊特朗普政府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政策,稱之為至少是自明朝禁止科研探索以來,最嚴重的「擺烏龍」行為。而這種行為具有自我破壞的特性,完全由無關的政治因素驅動。按照莫基爾的說法,特朗普在科研、教育的敗政,甚至令美國連明朝也不如。

莫基爾指出,創新能解決當今世界兩大核心挑戰:氣候變化與人口老齡化。而要實現這種創新,政府必須鼓勵科學發展,營造一個讓最優秀人才能安心開展工作的環境,其中包括開放移民。他還強調,社會必須對新思想保持開放,並允許改革。回顧自從今年4月以來,特朗普將矛頭對準美國高等教育界,削減聯邦科研經費、限制科研方向、驅逐移民等政策,都與莫基爾的主張背道而馳,也嚴重削弱了美國的傳統優勢,難怪連《紐約時報》也批評,「美國是在自毀長城」。

相比之下,中國近年積極尋求吸引全球頂尖科學家等優勢人才,與美國的人才競爭中,優勢愈來愈明顯,眾多獲得過國際大獎的專家、學者都紛紛加盟中國的大學和研究機構。美國的教育資源和科研環境,曾令中國科學家嚮往,但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以及美國政府實施針對華人學者政策,讓無數為美國貢獻了專利、學術論文,乃至諾貝爾獎的華裔精英,都選擇回歸中國發展。

而且,中國在科研方面的支出,已僅次於美國,尤其在人工智能、半導體、生物科技等關鍵領域,更是對高端人才「中門大開」,為他們搭建一展抱負的舞台。

人類歷史的發展經歷了西升東降後,如今迎來了東升西降的時代。當中國擺脫過去的狹隘眼界,主動擁抱世界的時候,作為人類「世一」的美國,卻在加速開歷史倒車。所以說,歷史確實很有趣。

原圖:Reuters X截圖

https://x.com/Reuters/status/1978000319088058656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