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沙利文揭批特朗普的困局與警示

2025.09.05 15:51 博客 林暉

近日,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對特朗普政策發出猛烈抨擊,直言其令中國比美國更受歡迎,揭穿了特朗普當局正在面臨的內外交困。

特朗普上任僅數月,其政策成效已顯得支離破碎。最新民調顯示,其整體支持率徘徊於40%,創下任期新低;拉丁裔選民的認可度更跌至32%,反映其移民與種族政策的深層裂痕。更令人憂慮的是,高達54%的受訪者認為特朗普與俄羅斯關係過密,甚至包括五分之一的共和黨人。這不僅是政治信任危機,更是國家形象的嚴重透支。如此低迷的民意支持,反映出特朗普政策在國內的不得人心,這也必然影響到其外交政策的推行和國際形象。

再看外交層面,特朗普的「破壞性」尤為明顯。沙利文指出,拜登政府時期苦心經營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與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AUKUS),本意在構建對華戰略圍堵,但特朗普上臺後卻將盟友視為可榨取利益的對象,而非平等夥伴。他對印度發動大規模貿易攻勢,迫使新德里不得不尋求與北京對話,以規避風險。這種「以鄰為壑」的做法,無異於逼迫盟友「去風險」——而風險的來源,正是美國自身。

與美國外交的困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在全球舞台上的形象快速提升。沙利文引用全球民調稱,在許多國家,中國的受歡迎程度已經超越美國。這背後的原因,是因為中國一直秉持著負責任的大國態度,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推動多邊合作。在經濟領域,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經貿聯繫日益緊密,為全球經濟增長貢獻著重要力量。在國際抗疫合作中,中國積極分享抗疫經驗和物資,展現了大國擔當。而美國在特朗普政策下,卻陷入內耗,無暇顧及國際責任,這使得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特朗普戰略日益遭質疑

沙利文還提到,中美不是零和博弈,兩國將長期共存。他認為,加征關稅等貿易爭端加劇的舉措,未能平衡美國的中期利益,也沒有認識到中美關係的複雜性和長期發展軌跡。事實上,中美兩國在經濟、環保、全球治理等諸多領域存在著廣泛的合作空間。特朗普政府一味地採取強硬對抗政策,不僅無法遏制中國的發展,反而會損害美國自身的利益。

在這種現實環境下,事實上,美國比中國更著急展開元首互訪,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美國在外交上的急切和困境。美國試圖通過元首互訪來修復與盟友的關係,重塑自身的國際形象,但這種急切的心態能否取得實質性的效果,還有待觀察。

沙利文對特朗普政策的批評,是對美國全球戰略的深刻反思。特朗普政策下的美國,在國內民意低迷,在外交上盟友關係受損,國際形象一落千丈。而中國則以負責任的態度和積極的合作精神,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美國若想重新找回其在國際舞臺上的領導地位,就必須拋棄零和博弈的思維,正視中美關係的複雜性,學會與中國共存,積極推動多邊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否則,美國將在自我孤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其全球影響力也將進一步衰退。

作者:時事評論員 林暉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