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2025年)4月開始,美國特朗普政府發動關稅地圖炮,針對中國等國家玩起「90天緩刑」的遊戲,以脅迫全球向美國讓利,說白些,就是耍流氓敲詐勒索。但這招遇上中國,顯然就不太湊效了。而中國堅持「不跪」立場,反而逼霸權下跪了。
美國《紐約時報》7月20日發表文章探討,特朗普政府從一味對華強硬到示好,對華政策為何就改變了?報道指出,從解禁對中國出售H20晶片,是美國政策戲劇性的逆轉。隨著中國採取管控稀土出口等反制措施,讓特朗普政府迫使中國屈服的計劃大失預算,當他們意識到這種策略的危險性,就轉而希望拉近與中國的關係,由此凸顯中國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力。
究竟稀土斷供對美國有多大影響?文章指出,隨著稀土原材料供應中斷,特朗普和其他官員開始不斷接到各大企業CEO的電話,抱怨工廠很快就要停產。福特、鈴木等企業的工廠,甚至已經停產。由於中方的反制措施太過厲害,令美國最高決策層始料未及,於是便把美方逼回了談判桌,達成了貿易「休戰」協議。現在,特朗普政府的官員很怕打破這一局面。
難怪特朗普要急於訪華,難怪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一早就「放定聲氣」,預告原定於8月12日到來的關稅休戰到期日具有靈活性,並大派「定心丸」,呼籲投資者無需擔心截止日期,當前美中談判態勢良好,預計雙方將在未來幾周內舉行會談。
雖然,貝森特其後接受美媒訪問時表示,打算將中國對俄羅斯和伊朗石油的採購,納入到談判討論範圍中,表面看是想切斷受制裁的伊朗、俄羅斯的「米路」,實情是希望中國轉買美國石油。筆者預測,對此要求中國是「不跪」的,到時跪下的只會是習慣臨陣退縮的特朗普。「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完」,可能美國將以這「體面」的方式,去為自己一手發起的關稅戰畫上句號。
可笑的美國政府,多年來想盡辦法抹黑中國,結果連自己也信了,當與中國硬碰硬對抗時,卻屢次踢到鋼板。所以,中美博弈,就是特朗普政府親身示範,向全世界證實了,潮退後,美國才是裸泳者,也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不可欺。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