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對「民主」留下壞印象,來自37年前的一套喜劇電影《精裝追女仔2》,當中一個片段談到「民主」令我印象深刻:老周電視台有個新節目叫《大哥講話你要聽》,受訪嘉賓司徒銘議員在節目中大言不慚地說:「不要問只要信,投我一票,我會幫大家搞掂!」之後主持人曾志偉問嘉賓「你同我哋爭取乜嘢呀?」,嘉賓回應「依家我講定你講呀?咪民主囉,我話咁就咁。」
都說人生如戲,卻未料電影中的笑料卻成為今日在台灣社會活生生上演的日常新聞。島內近日接連發生針對支持統一言論者的事件,歷史老師區桂芝支持中華文化,所以被台灣當局約談警告,大陸配偶亞亞公開支持武力統一,所以被取消居台權,遭驅逐出境。原來,今天台灣的言論自由分等級,綠色言論的自由比起其他政治顏色的自由,來得更自由!
台灣常常自詡是「華人世界中最具民主自由的地方」,但在民進黨執政後,特別是賴清德上台後,偷偷地將「民主自由」分了等級,賴清德日前以「安全」為名公布了17條措施,企圖將「反對台獨者」扣上「境內敵對勢力」的紅帽子。民進黨立委吳思瑤甚至公開強調「言論自由應當受到嚴格的審查」,但她沒說明的是,台灣當局對言論自由的審查標準只有是否「支持民進黨」、是否「抗中促獨」,因為在民進黨人的眼中,不認同「抗中促獨」的人,就是「中共同路人」,也就是敵人,而敵人不應該享有言論自由。
「民進黨」的全稱是「民主進步黨」,但當他們執政台灣後,帶給民眾的卻是「民主的退步」。因為賴清德所率領的民進黨,為了確保權力永續,將民主、自由與政治選舉緊緊綑綁一起,所謂的「民主自由」 不再是一種普世價值,而是為特定政治目標服務的口號,這不正是37年前電影中的經典對白:「依家我講定你講呀?咪民主囉,我話咁就咁。」
電影中的角色「司徒銘議員」囂張跋扈,目中無人,視選民為無知的投票工具,一開始就說:「不要問只要信,投我一票,我會幫大家搞掂,等大家得到繁榮、安定、發達」,當主持人陳百祥想說話,嘉賓已叫停他:「shut up,幾時輪到你發言呀,呢個社會需要我同你哋爭取,你哋乜都唔使諗,到時投我一票,我幫你哋搞掂。」形象與今天的賴清德十分相似,眼中的選民只是投票的工具,透過選舉獲得權力後便「我話咁就咁」。
今天的民進黨與賴清德,何其相似的嘴臉與對白!賴清德就任時曾對「中華民國憲法」宣誓,但上任後卻視若無睹,公開主張「台灣分離獨立、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樣的立場與「憲法」當中明確規定「的台灣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 從這個角度來說,賴清德與民進黨才是促使兩岸走進戰爭的罪人。既然只有「抗中促獨」才符合賴清德與民進黨的價值觀,那賴清德應該勇敢站出來推動島內的「憲法改革」,正式建立心目中的「綠色台灣國」,但他知道這將為自己與台灣帶來毀滅性的後果,於是「又要威又要戴頭盔」,一邊享受「一個中國」的紅利,一邊高喊「台獨」口號,十分可笑。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