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不能窮教育」一句常被中國人掛在嘴邊,並早已深深刻入國家政策及家庭觀念。秉持這一觀點,令到中國教育資源不斷優化,培育出愈來愈多成材學子。 中國教育的成功亦吸引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眼球,他日前(2月7日)就當眾稱讚了中國在教育方面做得好,且花費了很少成本。
作為要帶領「美國再次偉大」的一位領袖,特朗普承認中國在教育方面優於美國後,下一步便應該「知恥而後勇」,不過,他的奇特思路再次嚇人一跳,轉去了一個誤人子弟的方向。特朗普提到教育排名美國倒數第一,但在學生教育投入的資源上卻位居第一。他拿中國作參照舉例,說了一番語重心長的言語,最終卻還是落在了充滿銅臭味的「成本」二字之上。人們方才恍然大悟:特朗普哪裏是惋惜美國教育,分明還是在心疼錢嘛!
有關教育「成本」的評核,因各國條件不同,從來都不可能劃一標準。何況,中國在教育投入上,從不以省錢為目的,多年來反倒是不斷為教育注資,持續加大投入。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超6萬億人民幣,比2022年增長5.3%,體現出中國始終把教育優先發展落到實處。特朗普說中國教育優質確是沒錯,不過以此作為裁撤教育部以縮減開支的「理論依據」,可以説是大錯特錯了。
既然特朗普自認,美國在教育方面已較中國遜色,眼下若再裁撤教育部、縮減教育成本投入,豈不是讓本就落後的美國教育雪上加霜?提升教育,不從質素優化上、促進學生學習意識上著手,反倒率先算起「經濟賬」,特朗普這不是糊塗,而是根本沒把美國的教育發展放在眼裏。因為在他眼中,沒有什麽比得上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比握在手裏的錢更為重要!俗語說親生仔不如近身錢,對特朗普而言,則是國民學識不及他的袋裡錢。
青少年是國家未來的希望,特朗普縮減教育成本的目標一旦達成,不僅為美國教育界帶來大震蕩,亦將令大批美國學生受到影響。到那時,大批學生未知將會面臨怎樣的學習前景,把幼苗盡數摧毀的美國,又將憑什麽再次偉大?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原圖:無綫新聞截圖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