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格局左右行為 行為決定政績,官階越高則越是如此,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這個道理早已被無數次證明,所以才有「一身系天下安危」一說。格局基於兩個關鍵因素,那就是視野與決心,缺一不可。只會在屋簷與樹梢之間飛來飛去的麻雀或鴿子,視野先天短小,行動範圍狹隘,但就算機緣巧合,偶然如大鵬一般飛上高空,可以一窺全域,如果缺乏擔當,畏首畏尾,下不了決心,效果上都是白搭。
自踏進20年代以來,特區政府的年度財政收入因經濟低迷,賣地收益大幅度減少,但各種支出如醫療及各種福利金卻居高不下,且維持逐年增加,導致政府財政連續多年出現龐大赤字。「大話最怕計數」,2018-19年,特區政府錄得587億元的財政盈餘,儲備還有豐厚的11 386億元,但2年的連續赤字(2019-20、2020-21年)讓儲備大幅度降至9 940億元,幅度與走勢已經相當驚人,卻原來「好戲」還在後頭。
政府的2021-22年財政報告指出,2020/21年度的赤字為2,576億元,2021/22年度的赤字則為1,016億元,並估算由2022/23至2025/26年4個年度,政府的開支增長都會較收入增長快。把這番官話翻譯成大白話就是,在可見的將來都會入不敷支,赤字連年。無論是從什麼角度來看,這樣的財政走勢實際上已經是一個結構上的問題,需要實施釜底抽薪之策,靠發行債券只是揚湯止沸,讓問題如雪球般越滾越大。
3年後的今天回看,政府的這個赤字走勢預測非常準確,連續數年的財政赤字將會使政府今年(2024-25年)的儲備降至6,000億港元邊緣,大約等於政府的8-10個月經常性開支,已經到了警鐘長鳴的情況。自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去年12月時公佈,今年的財政赤字仍將會高企在1,000億元附近之後,社會各界包括立法會議員開始密切關注這個持續赤字的財政走勢,紛紛出謀劃策,向政府建議各種各樣的解困方法,當中不乏真知灼見。
星球人都知道,平衡財政預算只有兩種方向,那就是開源與節流,沒有其它。以香港現在的經濟低迷環境來考慮,開源尤其是增加直接稅收不但讓市民百上加斤,弄不好反會是因加得減兼賠上民意,且謀算推行需時,遠水難救近火,長期可以考慮,但短期來說似乎不是一個良策。這樣一來,眼下減赤就只剩下節流一途,而考慮到政府在這方面已經沉吟很久,剩下的應變時間其實已經不多,相關行動的實施實在需要儘快而且有效。
2025年1月8日,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於立法會大會上提出口頭質詢,質疑移民港人只要仍持有有效的香港身份證,就可享受包括公營醫療服務在內的部分本地福利,相關做法不符特區社會的最大利益。他同時向政府查詢回流醫病有關資料及所涉及的公帑開支、會否就回流醫病的情況開展研究工作,以及有否考慮為所有福利政策及資助供應服務社離港限制。
本港近年出現移民潮,連同早年已經在海外定居,繳納當地(而不是香港)稅項的香港身份證持有者,總計有數以十萬計的人隨時可返回香港享用公營醫療,或涉及醫療費用昂貴的重病,衍生額外及不必要的公帑開支,而這批人士還可以每年自動獲得2,000元醫療券(最高累積至8,000元、筆者認識的人最近便用來買蟲草補品帶回外國)。這些措施不但使政府連續數年的財政赤字百上加斤,更是不符合世界各國的「納稅人始可享受福利」的普世做法。
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對梁熙議員的回答可算是一絕,說「如何定義常駐香港、移居海外或回流居港,從而調整甚至限制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證人士想用本地福利及使用公營服務是複雜題目,…鑒於醫療服務有偶發性及急切性暫無意設限」。首先,梁熙議員現在說的是回港就醫頑疾惡疾,並不是急症服務,哪有什麼偶發性及急切性?另外,盧局長可能是太忙,忽略了在公共福利金計劃下「高齡津貼」的持之有恆、有效做法。
「高齡津貼」(又稱生果金)是為70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的現金津貼,現時的每月金額為$1,620。申請人不需通過入息審查,但必須符合下列規定:1. 年滿70歲或以上;2. 已成為香港居民最少七年,以及在緊接申請日期前已連續居港最少一年(在該年內如離港不超過90天,亦視為符合連續居港1年的規定。…)等。換句話說,如果長者離開香港超過90天,就會喪失領取生果金的資格,就算已經領取之後也會被追回。
最近,筆者就有在去年開始於外地居住的高齡朋友收到政府的電子資訊,提醒他今年的離港日子已經接近90天,可能喪失今年領取生果金的資格。在這裡不禁要問一下,這個措施與行政系統難道不可以在醫療方面複製嗎?勞工及福利局能,醫務衛生局卻不能?在人工智慧與大資料科技加持的今天,盧局長的「複雜」說詞很難使市民信服!
梁熙議員所提出的建議,起碼在筆者的本地朋友圈裡,所有人都是「舉腳」支持的。
原圖:梁熙Facebook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