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區域一體化的浪潮中,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其融合發展勢頭迅猛。然而,在融合的大躍進中,標準與制式的不統一問題日益凸顯,成為制約大灣區深度融合的一大障礙。
「一試三證」政策的出台,標誌著大灣區在人才流動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這一政策允許在粵港澳三地中的任一地方通過考試,即可獲得三地認可的資格證書,極大地便利了人才的跨地域流動。這一創新舉措為大灣區內的人才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也為大灣區整體競爭力的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人才流動只是融合發展的一部分,物品流通的標準化同樣重要。
在大灣區內,由於兩地標準、制式的不統一,導致食物、電器等諸多物品無法自由流通,增加了跨境的成本。這種情況在香港尤為明顯。香港回歸已27年,但很多標準仍沿用英國的,如電器插座、水管接口等,與內地存在顯著差異。這種差異不僅增加了跨境生活的成本,也限制了商品的自由流通,影響了大灣區內部市場的統一和效率。
以電器為例,同樣的貨品,在內地和香港的售價可能存在數倍的差異,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制式的不統一。消費者為此付出了高昂的溢價,而商家也因為需要適應不同的標準而增加了運營成本。這種情況顯然不利於大灣區的整體發展和市場整合。
又以食品為例,日前看一個報道,說發展跨境低空送貨,由於兩地食安標準不一樣,所以不可以發展跨境送外賣。我心裡覺得奇怪了,大家都是人、都是中國人,同處一個大灣區之內,為何大家的食安標準要不一樣呢?回歸前香港標準跟應該,可以理解,但回歸之後,香港是否有必要自己制定一套食安標準呢?難道國家的食安標準不可以?我覺得如此多此一舉反而增加交流成本。
面對標準不統一帶來的諸多問題,當局應該採取積極措施,推行物品的標準、制式統一。這不僅有利於降低跨境成本,促進商品自由流通,也有利於提升大灣區整體的市場效率和競爭力。
首先,政府應加強與各方的溝通與協調,推動制定統一的標準和制式。這需要充分考慮各地的實際情況和利益訴求,確保標準的制定既符合國際通行規範,又能滿足大灣區的實際需求。
其次,政府應加大對標準推廣和實施的支持力度。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等手段,鼓勵企業和消費者積極採用統一標準,逐步淘汰不符合標準的產品和服務。
大灣區的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過程中應該先易後難、先物後人。只有這樣,大灣區才能真正實現融合發展的目標,成為世界一流的灣區和城市群。
作者:時事評論員 林暉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