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布的商品貿易統計數字顯示:2024年4月份本港整體出口貨值為3,787億元,按年升11.9%,高過市場預期的7.6%,較3月份4.7%的升幅高7.2個百分點。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中國與美國。顯示中美雖然矛盾多多,生意依然照做,沒法斬斷彼此之間的聯繫。政府估計,下階段香港的出口應可持續增長,幅度在高單位數與低雙位數之間。
不過,4月份的進口貨值卻只有3889.33億元,增幅只有3.7%,差過預期的6.8%,較3月份的5.3%升幅遜色。香港的進口,大部分用於再出口,即轉口。通常進口增長多,隨後的出口也會上升。不過現階段仍未能斷定,4月份的進口未符預期的原因,或許與港人喜歡北上消費有關。原本在香港的消費,現改為去大陸消費,香港自然不用進口那麼多的消費品。
4月份錄得的貿易逆差101.94億元。香港有貿易逆差是正常的事,因為香港的進口,除了大部分用作轉口外,還得有一部分用作內部消耗。因此,在正常情況下,進口一定多過出口。逆差增加,反而代表市民的消費增加,是內需活躍的表現。
香港有貿易逆差,並不代表香港入不敷支。因為香港的經濟已由依靠製造業轉型為以服務業為主。世界上最賺錢的是金融業,如果香港能在金融業方面賺大錢,我們在有形貿易上出現一些逆差,亦不足為患。逆差增加反而可以反映港人樂於消費,一定在服務業方面大有斬獲。
這種情況與內地不同,內地的經濟很靠製造業。內地入口的主要是製造業的原材料與零部件,在製造的時候產生增值,然後再出口賣高一點的價錢。因此內地的貿易必須有盈餘。盈餘多才代表內地的製造業增值能力強,邊際效益高。如果內地貿易有逆差就不是好現象,因為這代表產出還不及消耗。除非內地的服務業可以有更長足的進步。
香港有一批人,喜歡強調製造業的重要性,認為只要增加製造業的知識含量,就可以為香港的未來打出一條新路。其實,香港早脫離這個階段,成了國際金融中心,哪有道理走回頭路,又去搞製造業?
NVIDIA與Tesla如果要靠把製造出來的產品去賣錢,那就算半個世紀的時間去積累,亦未必積累到今天的市值。但美國卻可以借助金融業,把這些未製造出來的價值,提前在今天反映出來。香港本來也在學習這門「手藝」,而且多少可以發揮一點作用,香港人才有今天這樣的生活過。如果要重返製造業,即香港還有甚麼需要搞一國兩制,不如融入大灣區算了。
原載:am730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新聞/從4月的出口上升-看香港的經濟狀況/457404
原圖:星島日報
https://std.stheadline.com/daily/article/2589558/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