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0日,行政長官李家超宣佈,特區政府正式啟動《基本法》第23條立法,諮詢期為30天至2月28日,目標是在立法會7月暑假休會前完成所有程序,以便我們能儘快擁有更有效地應對內外敵人挑戰的武器。特區政府這次果斷出手,同時為整個行動定下清晰的期限及路線圖,決心之大,準備之充足,使整個社會耳目一新,更受到對黑色暴動心有餘悸的市民拍手歡迎,「港獨」分子、黃絲與一小撮別有用心者當然除外。
李特首這次的做法,一改多年以來很多官員的反應式做事風格,早著先機,把問題預判在前頭,一早便制定好包括由自己親自披甲上陣的制衡和解決方案,完美地演繹了其向市民所許下的「以結果為目標」承諾。因此之故,這次立法雖然可能會在過程中出現一些雜音,但毫無疑問一定會勝利完成。大家同時相信,未來幾個月的立法經驗,將會為整個政府團隊上下做出很好的示範,也向公務員隊伍上下闡明,預防勝於治療,應對式做法並不可取,從而在政府內,甚至社會上起到了移風易俗的作用。
疫情3年,多數特區政府官員以及大部份市民都難有作為,唯一最積極的就是堂而皇之打出拯救經濟的旗號,卻把多年累計而來的兩萬多億港元儲備耗費了一大部分。這種「太公分豬肉」的做法,在「分」的當時一定是官員感覺良好,市民心情大好,卻很少人想過之後怎麼辦?要不要拿合理比例的一部分資源去播種,為未來可能出現的困難歲月做準備?
在過程中,特區政府除了耗用了累積不易的財政儲備之外,發展亦縛手縛腳,特別是在對經濟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的基礎建設與升級方面。需要知道,香港特區身處全世界發展最迅速、最有經濟活力的粵港澳大灣區之中,各種競爭來自四方八面,雖然是正面良性的但卻很激烈,走得不快也是倒退。
自2023年初經濟重啟以來,香港市民赫然發現,世界已經不一樣,特別是同處於大灣區內的深圳與廣州。在深圳,於疫情前後啟用的「崗廈北地鐵站」的規模之宏大、設計與管理之周詳、連接四邊大商場之數目與方便、各種設備的先進與美觀,完全碾壓香港。不可不知的是,所有建設基本上都是在疫情中完成,但這只是無數類似例子之一。至於深圳在數位元化、智慧化、高科技化等等方面的進步,香港更是瞠乎其後,加上當地的物流發達直接、物資豐富匯聚、價錢非常合理、服務態度親善良好,也難怪北上消費的香港市民絡繹不絕,數目不斷攀升。一切都與內地市民南下消費的疲弱走勢形成強烈的對比。
2023年12月26日,廣州白雲高鐵站正式投入運營,串連起多條南來北往的高鐵、鐵路、地鐵幹線。它是按照最新的設計理念建造的第四代高鐵站,一經啟用便成為亞洲最大的火車站,也是目前世界上技術最先進、最現代化的火車站樞紐綜合體之一。其最大的特色就是站城融合,城市和鐵路協同設計、協同施工、協同建造,車站和城市沒有割裂感。
這麼龐大的一個基建項目,其主要建設也是在3年疫情、不斷封城的極度艱難情況下完成。廣州白雲高鐵站不但進一步完善粵港澳大灣區軌道運輸體系,現在更成為廣州的一張亮麗名片,慕名而來的中外遊客如過江之鯽,其中很多都是香港市民。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又說學無前後達者為師,有關官員為什麼不能誠心地、好好地吸收深圳與廣州的成功做法?
去年通關復常之初,筆者曾從落馬洲-福田口岸過關到深圳,發現位處口岸地面的巴士站與的士站一帶開始大興土木,看勢頭是在大規模擴建,本質上是好事,但在時間上卻使人有點莫名其妙。在過去3年,口岸封閉,旅客絕跡,就算進行如何翻天覆地的工程也不對任何人產生影響,正是大幹特幹的好時機,但當時卻是你不動我不動,大家都不動,什麼都不要動,3年可不是一段短時間哪!現在關口重開,南來北往的旅客越來越多,但直至昨天,那些坐巴士及的士前往口岸的旅客發現,改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自己下車後要在重型機器運行中所產生的廢氣與轟鳴聲中沿工地邊繞道而行,極為厭惡,更是相當危險。大家心中都在想,這不是在作負面示範嗎?過去幹嘛去了?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但願李特首在這次第23條立法所展示的進步、積極,把問題想在前頭的做法能起到移風易俗的作用,啟發並徹底改變主要官員與公務員見步行步的反應式思維!
原圖:大公報
https://www.tkww.hk/a/202210/23/AP6354f7dce4b0a46902b6b283.html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