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政府在處理房屋問題時,態度有點自相矛盾,令業界摸不着頭腦。
政府堅持不肯全面撤辣,擔心這樣會讓過多非自住需要的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導致樓價又再上升;這並不符合政府要讓新一代香港人都有能力負擔得起樓價的願景。在房屋供應尚未十分充裕的情況下,政府必須設立一定的門檻,不讓投資與投機性質的資金入市,以免它們搶薄了用家入市的機會。
這種講法言之成理,相信有不少尚未置業的港人,都會支持政府這種取態。他們一直在等待樓價可以回落至他們負擔得起的水平;如果樓價按現時的速度下滑,這種情景應指日可待。
政府的辣招,推出已逾十年,目的在於遏抑樓價,然而樓價卻在辣招推出後依然上升,直到2022年才因疫情與經濟放緩等原因掉頭回落。如果政府真的還想看到樓價回落至多數人可以負擔得起的水平的話,應好好利用客觀環境的配合,進一步把樓價推低至大多數香港人買得起的水平。
若果真是這樣,地價回落亦可視作市場預期樓價還會進一步回落的訊號,政府對此應該喜聞樂見才是。然而,政府卻視賣地成績反應不佳,為一種容易被市場錯解的訊息,可能會對市場不利。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政府甚至不惜暫停推出住宅與商業用地,以減少地價會受到進一步下調的壓力。
政府作出這樣的選擇,或許可理解成:政府不想賤賣土地,以免傷害政府的財政收入。不過,自政府提出要讓香港下一代都可以置業安居這個目標開始,政府就應有心理準備,樓價下跌後地價也會跟着下跌;當高地價的環境改變後,政府自然再也沒法依賴賣地收入作為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政府應為這種情況的出現及早作好準備。
現實是政府尚未為這種日子的到來作好準備,以致一方面不撤辣,以防止資金再度流入樓市;但另一方又暫停推地,擔心地價進一步下行。兩者明顯自相矛盾。那究竟政府是想樓價上升,還是想樓價回落呢?總不能一時為了助用家買樓,就想樓價跌;一時又想維護庫房收入,就想樓價升。這樣一時趕鬼入,一時趕鬼出,政府政策的功效就會互相抵銷,不但精力白費,還會混淆視聽,令社會無所適從。
事有緩急輕重,政府應該作出判斷,究竟現在應乘機推低樓價助市民置業?還是要穩住樓價先令經濟可以平穩過渡?選擇前者有風險,因為助民置業的政策可能只行到半途,政府已受不住經濟下行的壓力,而不得不改變初衷;不如先穩住樓價,待經濟走出危機後,才回頭全力出擊遏抑樓市,助市民置業。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原載:AM730
原圖:文匯報
https://www.wenweipo.com/a/202310/08/AP6521fc01e4b0fdf828a1cbf3.html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