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客雖然嘴上不斷強調,無意與中國經濟脫鉤,但實際上卻時刻為脫鉤做準備。據《南華早報》12月3日報道,據一名香港的行業領袖透露,美國要求一些出口商遵守「不成文規則」,不得在中國內地或香港註冊公司,必須在新加坡註冊,否則將得不到美國的任何訂單,並將受到全面抵制。
再次玩弄政治凌駕經濟的花招,美國的做法很卑鄙,以為這樣做,就可以推動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迫使國際投資者切斷與中國內地和香港的聯絡,減少從中國進口原材料。但反華上腦的美國,或許未能意識到,做法是何其愚蠢和離地。
近年來,受美國對中國的脫鉤壓力所逼,有些外資進入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建立業務。但由於越南經濟緊縮、高通脹、高利率殺到,美國買家在越南的訂單減少了60%。而中國擁有非常穩定的原材料供應鏈,根本無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替代,不排除美國商家會向美國政府施壓,最終迫使政府讓步重新審視「規則」。
其實,從商業運作來看,如果香港或內地的投資者要支持一家公司,無論在哪里註冊,最終利潤都會回流到投資者的荷包,因為辦法總比困難多。美國政府的做法除了突顯自己的無知,又有何實質意義呢?
11月27日,美國總統拜登宣佈成立白宮「供應鏈韌性委員會」,並公佈30項新措施強化美國的供應鏈,拜登吹噓,50年後歷史學家將把「這一刻」視為「美國贏得21世紀競爭的開始」。拜登明年能否連任仍是未知數,卻能預測未來50年後的美國形勢,他做總統是入錯行了,做算命先生可能更合適。
更可笑是,第二日拜登即被中國打臉。11月28日,中國舉辦首屆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據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的數據,在此次展會上註冊的境外參展商中,美國參展商占了25%,美國商界用行動告訴美國決策者:你們是有多麼的愚蠢和離地。而英國《經濟學人》周刊也認為,美國改變全球供應鏈的做法,遠沒有達到他們想像中排除中國的效果,只是把供應鏈變得更長、更複雜,源頭卻基本沒變。
美國政客為了拿選票而大打中國牌,做盡無恥卻可笑的事。世界最強大的國家,經常上演外行領導內行,卻又被內行打臉的鬧劇。所以,美國之敗並非敗於中國,而是敗於美國自己。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