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7日,中東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組織哈馬斯出其不意,以1500名敢死人員突襲以色列,殺死千多名主要是士兵的以色列人,並在擄獲200多名人質後退回加沙地帶。幾十年來,以色列政府一直迷信武力至上,堅持以暴易暴的邪行歪道,故而立即徵集40多萬大軍,撲向加沙地帶,明言不會放過每一個哈馬斯成員。不過,這恐怕就是哈馬斯想要的反應。
筆者不是看熱鬧不嫌事大,更不是對數以萬計被屠殺及數以百萬計在美以導彈雨下待宰的巴勒斯坦人的慘況無動於衷,而是與絕大多數人一樣反對戰爭,擁護巴以雙方盡快按我國提出的建議停火,回到聯合國第181號決議,落實巴以兩國分別建國的方案,從而使這個地區迎來永久和平。
但是,歷史告訴我們一點啟示。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至1945年日本投降,我們中國人足足浴血奮戰了14年,犧牲了超過2千萬條軍民性命,才贏得了「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1950年10月,建國剛滿一年的新中國便被迫出兵保家衛國,與當時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美國在朝鮮半島鏖戰近3年。1953年7月,我國志願軍以付出近18萬人死亡,數以十萬受傷的巨大代價,終於壓下了美國不可一世的氣焰,讓他們不得不坐下來談判,最終暫時放棄了劍指我國的陰毒野心。
從巴以開戰以來的種種跡象來看,哈馬斯這次派兵突襲以色列,走的恐怕也是這條哀兵之路。他們並非不知道只要戰端一開,人命犧牲必定重大,而是在事前早已看透全域,深知別無它途,除非甘願跪著生,世世代代當亡國奴。
對比擁有由美國提供的各種高新科技武器彈藥的以色列軍,哈馬斯卡桑旅用來對抗的只有手提肩扛的輕武器,很多更只是土製的,明顯處於巨大的劣勢,從來沒有被人看好。可40多天以來,他們憑藉深入地底的縱橫交錯地道迷宮,硬是把以色列裝甲部隊拖進了消耗戰泥淖,使其損失慘重。世人突然發覺,這一次戰鬥顯然與雙方以往幾十年來的無數次交手很不同,哈馬斯在戰略上是有通盤考量。
久戰不下的以色列軍,終於出動戰機導彈,對加沙地帶的民房、醫院、學校、難民營、組織總部、議會大樓等進行無差別轟炸,儘管裡面擠滿了,平民百姓、婦女兒童、病人嬰兒。使以色列意料不及的是,這些無辜者所流的血竟然彙聚成一面照妖鏡,讓全世界都看清楚以巴衝突的問題。
無論怎樣算,哈馬斯當然是極弱,以色列則是極強,但這只是單從戰術實施的角度來看,如果從全盤的態勢來看,以色列恐怕已經掉進了哈馬斯所布下的戰略陷阱,表面上看雖是仍然強悍,卻隨時有沒頂之危。為了贏得伊斯蘭世界乃至全球的支持,換得建國的機會,哈馬斯讓以色列頓兵於其下,不斷消耗其彈藥、士氣、人命、經濟生產。
簡單地看,哈馬斯的戰線主要有兩條,分別是加沙地帶熱戰與國際輿論戰,兩者互為犄角,為戰略層面勝利製造條件。但是,哈馬斯與以色列差距極大,還須得到其他伊斯蘭國家的支援,才能畢全功與這一役。值得慶倖的是,自伊朗與沙地阿拉伯在北京簽訂和解協議,敘利亞重新被阿拉伯聯盟接納之後,伊斯蘭世界逐步脫離了長達數十年的美國分而治之詭計,慢慢向我國提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靠攏。個多月以來,其他阿拉伯國家及伊斯蘭武裝組織如敘利亞及境內的伊拉克民兵、黎巴嫩真主党、葉門胡塞武裝、西岸阿克薩烈士旅等紛紛以不同的方法,向以色列發動不同形式的攻擊。
表面上看,這些攻擊似乎是個別的獨立行動,但如果再看深一層,他們根本是推倒美國霸權的戰略行動的重要一環,與「俄烏戰爭」中的俄羅斯遙相呼應。此外,伊朗、土耳其、埃及甚至沙地阿拉伯基本上仍然按兵不動,蓄而未發。若再加上其他非伊斯蘭國家的道德與感情傾向,一個全球反對美國及以色列的浪潮已經漸漸成形,以後仍會持續演變。無論怎樣,哈馬斯這次的突然發難是繼「俄烏戰爭」之後的「第二石激起千重浪」,美國的全球霸權、以色列的中東霸權將會因此崩潰,只是時間問題!
物競天擇,只有強者才能生存,不過,和平共處,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強!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原圖:Now新聞截圖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