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特區政府應盡快堵塞JPEX案揭示的漏洞

2023.09.24 15:00 博客 馮煒光

「綠石數字資產平台」(JPEX)涉嫌詐騙案肯定是本週最矚目的新聞。執筆之時,累計有11人被捕,有超過2000人報警聲稱受害,涉及金額13億港元,且相關人數和金額,極可能還會繼續增加。被拘捕的11名犯罪嫌疑人中不乏網絡紅人(KOL)。

曾擔任JPEX香港區品牌大使的藝人張智霖的經紀人公司也在9月 21日發表嚴正聲明。聲明說:「就JPEX事件,藝人已於9月19日被有關方面邀請協助調查,並已提供所需協助。」

聲明亦說:「去年2022年3月份本公司通過廣告代理公司邀請藝人為JPEX拍攝廣告片及平面硬照廣告。其後,由於本公司得悉JPEX被證監會列入「無牌公司及可疑網站名單」,故此本公司已於去年2022年9月正式通知廣告代理公司立即終止合作協議。」

若上述資料無誤,證監會及執法機關欠公眾一個交代。為何連藝人經紀公司也早於2022年9月有所行動。特區政府的監管機構和執法部門卻要等到一年後的 2023年 9 月才有所行動?若監管機構和執法部門能提早行動,是否能更有效保障投資者?

另一個應向公眾交代的是港鐵公司。由特區政府任控股股東的港鐵公司,怎可能任由JPEX這家尚未拿到證監會牌照的公司在地站內鋪天蓋地地大賣廣告?是因為廣告金額太吸引?迄今為止,連誰是JPEX大老闆/控股股東,在那裡註冊,資金流向渠道等,都沒人知道。那為何港鐵在約一年前接受其大額廣告時,沒有做盡職審查(due diligence)?

今次事件也再次告誡大家,不合理的高投資回報,例如JPEX 倡議的逾20%回報,是too good to be true !未拿到牌照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並不完全可靠,投資者隨時血本無歸。證監會容許的一年寬限期,締造了灰色地帶,讓有心人可以鑽政策空子,也讓眾多散戶暴露在巨大風險中。

另一個焦點是,警方披露單一最大受害人的投資金額是4000萬港元。筆者不禁嘖嘖稱奇。4000萬港元肯定可以成為私人銀行客戶(private banking client),這不是遠較投資虛擬貨幣穩健嗎?私人銀行當然會推介對其有利的投資產品,但肯定不會是涉嫌詐騙!當然,私人銀行推介的投資產品的回報一般不會高達 20%。諺語有云:貪字得夠貧,確是至理名言。

對一眾受害人而言,最關心的是能否拿回自己的金錢?但以現時資料顯示,JPEX 的龐大資金去向不明,受害人能拿回本金的機會微乎其微。

KOL在今次事件中的角色也是焦點。因為很多散戶都在 phone in 節目中表示,他們都是相信KOL 推介,見到有 KOL 聲稱能賺到錢,便趨之若鶩,甚至是全情投入(all in)。監管機構日後是否應對KOL向散戶宣傳金融產品的行為,有所監管?

JPEX 案的教訓相當深刻,投資者不論是散戶或一擲4千萬港元的都欲哭無淚,特區政府應重新考慮是否容許散戶參與虛擬貨幣的投資?縱使容許,是否應加入嚴格的限制等?又是否容許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可以隨便挪用客戶的資金,甚至用來贊助拳賽去吸睛?又是否容許在香港推廣的虛擬資產平台可以發行自身的加密貨幣去「吸金」?筆者相這 JPEX案餘波尚未止息,特區政府宜亡羊補牢,及早行動,防止再有第二或第三間的JPEX 出現。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原圖:港台新聞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719185-20230920.htm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