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使惡劣天氣頻發,回顧近期颱風蘇拉、9月7日起生效近17小時的黑色暴雨警告,以及近日一些暴雨引發部分地區水浸,引發香港社會廣泛關注,為市民帶來不便。政府有關部門應對這些惡劣天氣的措施,有些值得嘉許、有些不足需要改善。遇上颱風蘇拉可得知路徑走向的,所作的事前準備相當充份;但正所謂天有不測之風雲,天災無情,不可盡如人算,故此遇上如近日連場暴雨這樣突發程度高,關鍵就在於需要更有效的過程應對及事後處理措施。
先講蘇拉,其路徑正面吹襲香港,故9月1日凌晨發出八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同日晚上一度發出十號颶風信號,過程筆者有些觀察及感悟,對比特區政府過往與這次應對蘇拉的取態及表現,的確展現到現在政府的有為風範。習近平國家主席強調「防汛救災關係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香港這年多次風暴,尤其這次蘇拉,特區政府在事前、過程、事發的工作,正好體現習主席指示。事前特區政府嚴陣以待,召開超強颱風蘇拉聯合記者會,相關部門高官均出席,包括特首李家超、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包括保安局、教育局、民政事務總署等不同部門的正或副職首長,反映政府的重視。
過往市民因惡劣天氣長期詬病政府的一個問題,是沒有清晰指示,使各界無所適從,今次聯合記者會就各種停課等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作預早通知,方便不同行業及崗位的負責人安排業務與人手,及早宣布停課亦讓廣大家長放心。如此一來,就得以讓很多市民可以早作部署安排,避免「你眼望我眼」的窘態。此外,各部門及早安排、應對周全,例如路政署在事前已巡查及清理道路排水設施;甚至發展局早在三四天前已開始修剪和移除有風險樹木。蘇拉善後工作也算有理有序迅速。筆者近兩周巡區時,由9月2日晚蘇拉過港社區滿目瘡痍,上周大件的塌樹、雜物幾乎已經清理。主要因政府今次提早組織跨部門進行應對。
對於大自然的力量,人只能敬畏而求全責備,始終有很多突發性天災難以及早準備,就例如9月7日起生效那場黑色暴雨,所以一套高效的應急方案及動員機制就十分重要。 9月7日這場暴雨,香港大部分地區都錄得超過300毫米雨量,天文台總部24小時錄得的雨量都超過600毫米,是五百年一遇的嚴重災難,而且極難預測,為社會及市民造成不同損失,洪水沖入不同地區的商戶、民居,多個地鐵站、大型商場、停車場受浸,引發多宗山泥傾瀉,浸沒不同路段使交通堵塞、駕駛者受困。
就應對這些沒有路徑可及早預測的惡劣天氣,筆者有幾點建議。第一,須按實際情況善用緊急警示系統。9月7日這次暴雨來得很快,筆者記得晚上剛吃完飯就開始橫風橫雨,晚上11時多區錄得幾百毫米雨量,掛黑色暴雨警告,當時仍有很多市民在外未回家,很多市民、商戶其實不知道原來那麼嚴重,以為只是下大雨而已,所以未有意識防洪防災,如遇到這些幾個小時內就突然惡化的事故,政府應該善用緊急警示系統,警報市民,以便讓市民預警並作安排。
第二,需增強針對突發情況演練「全政府動員」機制。蘇拉過後特首李家超批准啟動「全政府動員」級別進行善後工作,當日隨即動員約一百位政府人員落區工作,協助臨時庇護中心長者返回安老院、幫居民移走防風設施、清理路面等,而近日連場暴雨之下,公務員事務局楊何蓓茵局長亦承認「估不到如此快又要出動」,筆者都明白,如果大事件連環發生,人在應對時也難免應接不暇,剛對付完第一件大事如果緊接有第二件可能會影響決策速度,筆者相信這次正好能給政府帶來啟示,需「持續在線」不能掉以輕心。
最後,暴雨為不同商戶及市民造成不同損失。政府應充足發揮各區民政處、關愛隊、地區團體,了解市民情況,按實際情況給予實質的支援,尤其要關注因暴雨影響居住環境的市民。
筆者認為,判斷天災對市民的影響,不應單靠冰凍的科技與數字,不應機械式地因某些區域的數字未達到既定值去決定掛不掛惡劣天氣訊號,雖然為政者需要站在宏觀、高角度審定社會問題及政策,但脫離群眾,忽略暴風雨為市民出行帶來的不便、無視市民的切身感受,就違背「為人民服務」的基本責任。期望政府日後繼續秉持「民生無小事」宗旨,正如習主席強調,以人民安危為依歸,避免惡劣天氣下要市民上班上學逼車逼人,險象環生。全球極端天氣頻發,期望政府痛定思痛,繼續增強應對機制。
原圖:星島日報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1950262/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