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地產代理監管局的資料,截至8月底,全港共有40,613名持牌地產代理,按月減少了183人;跌幅雖然只有0.5%,但已是連續5個月下跌,趨勢令人擔心。不過,相對市場的萎縮程度,地產代理減少的速度遠不及市場的交投量萎縮得快。
出現這種情況,並非因為行內的經營者還不肯退場,而是持牌人的牌照每次續期起碼一年;他們即使失去工作,但依然屬持牌人。若然他們一直都沒法在行內找工作,而市道前景又不明朗的話,他們就會轉行,選擇在牌照到期時不再續期。
今年第一季,行內對疫後的市況仍寄予厚望,部分進取的公司甚至增聘新人;到4月小陽春結束後,經營者才謹慎起來,再度削減人手。
這些人做慣了地產代理,有得揀的話,首選仍是留在行內繼續工作。然而,這段期間行內經營者的心態大都轉趨悲觀。他們不似再會為了不輸蝕給行家而死撐規模。現實是,若在今天這樣的市況仍死撐,最先彈盡糧絕的,將會是自己。
日前,有間上市的地產代理公司公布業績,他們之前曾發過盈喜,但實際取得的盈利卻少得可憐;做了二十多億元生意,盈利卻只有幾千萬元,回報與所冒的風險明顯不相稱。該集團主腦人對後市的看法頗為悲觀,認為香港的優勢已「煙消雲散」,年底樓價將重返6年前水平。上半年樓價的升幅,將全部被下半年的跌幅所抵銷。
現實是土地註冊8月份各類樓宇買賣合約的登記,合起來也只有5,238份。以這樣的成交水平,讓40,613個持牌地產代理去分攤計,亦即是差不多要8個月才有機會做一單生意。那就不但從業員難以維生,連僱用他們的公司也不可能長期吃得消。
因此,我預期這個行業很快會出現第二輪收縮潮。以目前地產代理公司的虧損情況來看,成本必須再削掉四分之一,才有機會保持收支平衡。但削減成本的方式將盡量避免以削規模的方式去達致,因為規模小了,通常收入也會少了,以致成本減少之後一樣無法收支平衡,變成又要進一步減成本。這樣無休止地減下去的話,公司只能以倒閉告終。
比較有效的做法是:(i)爭取業主減租;(ii)提升員工的積極性與工作成效;(iii)找出公司在營運上的短板,及時予以補救。不過,由於市場的交投量的確少了,公司的規模不可能不作相應減少。我會以盡量不削規模的方式去適應新形勢,但這只是競爭力強的公司才做得到,整個行業不可能都這樣做。結果當然是地產代理從業員將會進一步減少。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原載:AM730
原圖:星島日報
https://std.stheadline.com/daily/article/2445574/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