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導體世界又刮起一陣針對中國嘅制裁風。日本、荷蘭同美國達成共識,進一步限制向中國出口半導體技術同設備,以減慢中國自主發展半導體嘅能力。據日本媒體2月7日報道,日本準備公布出口法規,控制將半導體技術用於軍事目的。呢個措施係響應美國去年10月宣布對中國半導體技術收緊監管。
此前不久,荷兰政府亦因美國「長臂管轄」,已禁止荷企阿斯麦向中國出口最先進嘅極紫外光刻機。但美國拉攏拼湊嘅半導體「制華同盟」真係可以壓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話唔定隨時因為盟友利益受損而解體,而中國半導體發展可能柳暗花明,話唔定絕處逢生。
早喺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發動貿易戰初期,中國黨政軍及其他重要部門嘅辦公及雲業務,已經開啟咗國產化嘅替代浪潮。而家大部分嘅電腦都係安裝國產操作系統,而且採用國產晶片,令對華實施制裁嘅英特爾永久失去咗大片中國市場。所以英特爾股價自從2021年以嚟就反復下跌,今年2月,英特爾只有繼續減薪、裁員以及停發獎金嚟降本增效,此外都冇其他招數了。
荷蘭阿斯麥嘅CEO溫寧克亦一直反對制裁。佢話「如果冇咗我哋提供嘅機器,中國就會自己研發。雖然需要時間,但佢哋最終會實現嘅」。荷蘭CEO好清楚,雖然佢嘅企業喺世界競爭中領先好多,但絕不可能因為制裁中國而取得收益。日本嘅情況亦差唔多,日本共同社表示,日本喺晶片製造方面擁有優勢,中國係主要購買方之一,出口管制將對日本企業構成打擊。
目前世界半導體產業嘅機構同分佈可以話係各有特色,無任何國家可以壟斷整個行業。喺設計領域美國一家獨大,喺光刻機製造上荷蘭明顯領先,光學儀器就係日本嘅傳統強項,封裝測試喺東南亞有成本優勢,但無乜興趣參與西方所謂制裁。呢種產業佈局唔均衡嘅特點,為中國突破制裁提供咗機會。
中國嘅優勢在於研發成本低,但又需要具備完整嘅產業鏈,所以喺政策上可以較為靈活。而美國組織嘅同盟,弱點在於好難平衡各方利益,當參與方喺制裁中受到損失時,好多國家同企業都唔願意承受,同盟關係未必可長久維持。如果過分強調「美國優先」,難免引起其他盟友反感,這時聯盟就好易出現裂痕。
喺呢段時期,中國不宜對所有參與制裁者都對等報復,應該一邊搵機會分化西方晶片同盟,想方設法保持同外國嘅技術交流。一邊發展壯大自身嘅研發實力,不斷更新制程。
中美半導體領域嘅較量係一場持久戰,雖然中國短期內難以追上美國嘅高度,但除咗少数晶片外,多数晶片每年嘅換代提高都係有限嘅,十年內能提高两倍效能都唔容易。只要中國埋頭苦幹,以逸待勞,就算國產技術只達到美國五年或者十年前嘅水準,都唔會被「卡頸」了,到時美國組建嘅所謂制裁同盟,自然就土崩瓦解。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