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香港其實也有供銷社

2022.11.17 15:00 博客 施永青

內地恢復設立一些供銷社,引起香港某些人的大驚小怪,擔心中國又會重返要有糧票才能買食物,要有布票才能買衣服的年代;有人甚至擔心,將來香港或許也會這樣做,那香港人將難以適應這樣的生活。

持這樣想法的人實在有點過慮了。內地早已把市場經濟列入社會主義制度的一個組織部分,不會完全排斥。所以內地是不可能用供銷社來取替超級市場;相信大部分中國人都不會接受走這樣的回頭路。

只不過,市場機制太過以利潤為中心,有時未必肯照顧社會某些無利可圖的需要。如應對氣候變化,協助弱勢社群,主持社會公義等。這類工作,由於無利可圖,很難靠市場機制去完成。那就只好靠社會企業、半官方機構或非政府機構去完成。

香港有些專為基層而設的「食物銀行」,其實與內地的供銷社差異不大,設立是志在協助某些弱勢社群解決最基本的肚餓問題,完全沒有盈利的考慮。可見並非所有不按市場機制運作的服務,都是要不得的,不值得支持的。

此外,醫管局亦可以視作醫療服務的供銷社。因為,如果醫管局以私人企業的方式去運作,不可能收這麼低的醫藥費,亦不可能服務全港這麼多的病人。

此外,房委會亦是一個典型的供銷社。房委會的成立不以利潤為目標。而是為了協助香港人解決居住問題。這樣房委會才能不計成本地,在虧本的情況下大量興建公屋,再以低於市值的租金租予基層民眾。

至於房委會所建的居屋,雖有一定的利潤,但這些利潤卻不會分給房委會的成員,變成他們的私有財產,而是用來補貼房委會在營運公屋時所造成的虧損。再者,居屋的售價亦不是賣得幾高就賣幾高,而是按照銷售對象的負擔能力來訂價。

居屋的買家,形式上並不需要憑「房票」來買居屋,但必須先通過比憑票更嚴謹的資格審查,並非有錢就可以買多幾間。

由此可見,房委會的運作並非以市場導向,而是以福利導向。房委會的社會主義味道遠比資本主義重,可是香港人對此並沒有大驚小怪,或予以懷疑,甚至抗拒的眼光來看待它。一般香港人,大都嫌房委會做得不夠多,從來不擔心資助房屋的比重增加後,香港社會的性質會從資本主義變成社會主義。正因為這樣,香港資助房屋佔整體住屋比例的目標,才會從五成增加到六成,再從六成增加到七成。有人甚至覺得七成還不夠,最好愈多愈好。

現時內地雖恢復了部分民生範疇的供銷社運作,但佔比並不高,主要用來在防疫封城期間補市場機制的不足。這既符合實際的需求,亦符合社會的利益,不宜把它理解成中國要全面放棄市場機制。

原載:am730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新聞/香港其實也有供銷社/348283

原圖:星島日報

https://std.stheadline.com/daily/article/2350147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
黃就是蝗
老屍呢個理論有少少夾硬嚟。 [] 照咁樣套過去,比對速遞公司,郵政局係郵務供銷社。比對私家保安公司,警務處係保安供銷社。。。 [] 大陸嘅供銷社嘅銷售範圍,根本就唔包括賣樓同睇醫生,你問吓當年代嘅老人家,有冇揸住「樓票」「醫票」去供銷社買樓、睇醫生? [] 所以老屍要點樣講供銷社都好,唔可以拉扯公屋同公共醫療嚟講。 根本都唔係嗰回事。唔可以夾硬扯嚟做比較。[]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