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對付新冠肺炎的策略,可以簡化成一句話:就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這種策略,在新冠肺炎剛開始的時候,證明相當成功。只要嚴格做好排查、隔離檢疫與封城措施,很快就可以達到社區清零的目標。
這套策略的成功,令中國很快就把國內的疫情控制住,死亡率遠比其他地方低;中國的經濟未有因而受到太大的拖累,處境亦遠比那些一早就接受與病毒共存的西方國家好。
不過,隨着病毒的不斷異變,現時流行的Omicron病毒,殺傷力已大幅下降,但傳播能力卻大大提升。如果我們還是堅持用對付Delta病毒的方式來對付Omicron,那就未必合適,亦難取得與以前一樣的成效。
上海全面封城近3個月,才達到不算太徹底的社區清零——確診者皆在隔離管控區發現,不算在社區。然而,這些隔離管控區仍屬上海範圍之內,所以仍不能說上海沒有疫情。再者,在管控區內的疫情,照道理應很快被撲滅,但現實卻是經過兩個月的努力,疫情在管控區範圍卻一樣藕斷絲連。如果在管控區內亦不能清零,在非管控區要清零的難度一定更高。
Omicron的病徵不明顯,社區內很容易有隱形傳播者未被察覺。導致社區隨時都會死灰復燃。再者,內地有疫情的地區愈來愈多;加上Omicron可以透過空氣傳播,在中國範圍之內,要阻止病毒在國內的區與區之間傳播,幾乎沒有可能。有些城市在清零後,不久就又有人被感染。我擔心這樣的情況可能長期存在。
面對這樣的情況,如果我們選擇進一步收緊防疫要求,去對付Omicron的特強傳播能力,或許真的能夠達到清零的目標;但這樣做對民生與經濟所造成的衝擊是否值得?上海在封城期間,就有一些市民被困得有點情緒失控,若是把社交距離進一步收緊,我擔心有可能會出現亂子。因此,內地可供進一步收緊社交距離的空間不多。
其實,內地的防疫措施,現在已極之嚴謹,如果現時的措施也沒法收效,進一步收緊後也不一定能夠清零。如果一樣沒法清零,那收緊也沒有意思。
有人可能會說,未試過怎能這麼早就說收緊也沒有效果。問題是之前的措施已經對經濟帶來嚴重的傷害。上海在上半年,GDP就回落了5.7%。這是這個城市很久都未出現過的事情。上海人都希望,以後可以少些折騰,令上海能夠早日收回失地,繼續為中國的崛起作貢獻。
Omicron病毒的特性很明顯與之前的新冠病毒有差異,因此,我們抗疫措施上亦應有所調整,不能一成不變地沿用舊模式。有些措施即使看來有點效,但若是成本太高,亦不應該強推,以免得不償失。
原帖:AM730
原圖:文匯報
https://dw-media.wenweipo.com/dams/wwpproduct/image/202202/27/621acfe4e4b04ff53b4616b3.jpg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