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任特首李家超在競選期間所提出的其中一個重要政綱,便是為一些指定工作制定KPI(關鍵績效指標)。KPI作為現代管理學的工具,務求以更加科學客觀的準則,為官員的表現衡功量值,是很值得推行的。然而,筆者想強調,KPI能否發揮效用,關鍵在於指標的制定是否合宜。否則的話,縱然有了KPI,但KPI是不著邊際或不到位的,也是不能夠發揮推動施政改善的作用,更無法提振市民對新政府的信心與期望。
何謂合適的KPI?筆者認為有幾個重要標準,包括具體實在、市民有感、與目標掛勾。以中央及市民十分關注的住屋問題為例,與其說目標是興建多少個公營房屋單位,不如說目標是把公屋輪候時間縮短至多少年;中央曾經提出過「告別劏房」的目標,特區政府會否有「告別劏房」的時間表?在疫情期間,不少市民反映政府的電話查詢熱線長期無法接通,新一屆政府會否就電話查詢制訂「服務承諾」,就算未能即時接通也好,至少也要在兩天內回覆?特區政府現時已有法律基礎引進境外醫生,能否為急症室及專科門診的輪候時間制訂改善的指標?中央的「五年規劃」會提出經濟增長目標,新政府又會否提出香港未來五年的經濟增長目標?李家超表示會持續推進「北部都會區」及「明日大嶼」的規劃發展,新政府又能否提出兩大發展區的建設時間表和路線圖,並且提速提效提量,讓市民看到更清晰的前景與希望?
中聯辦駱惠寧主任曾指出「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的告誡訓勉。無庸諱言,李家超提出「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理念,以及提出「強化政府治理能力」的目標,就是要擺脫「慢進也是退」和「議而不行」的老困局,故此新政府所制訂的KPI,理應更聚焦於效率與速度,在多個範圍制訂時間表,讓市民從數字中更感受到新政府的革新與新速度。
原圖:香港旅遊發展局圖片
https://www.discoverhongkong.com/tc/explore/arts/hong-kong-in-the-movies.html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