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不在疲勞中休戰 堅持才能成功

2022.04.03 11:00 博客 梁志祥

一連數天,香港每日染疫人數下降。亞博、方艙的醫療工作持續完善,有網民在方艙醫院拍到「天空之鏡」,引發網上「猜」方艙熱議,紓緩了緊繃的城市神經。染病有得醫,在家有物資,港人心情大致回復了平靜。

抛開疫情,港人此刻更擔憂飯碗。市面人流上升,筆者身邊 WFH 的親友陸續收到指令,下周要「上班」了。獅子山精神就是拼摶,有手有腳餓不死,不讓香港人拼摶可能比坐着等運到更難頂。政府公佈 4 月 21 日起分三階段解除大部分社交距離措施。頻密的交通與人際接觸增加,無疑又提升了疫情反彈的機率。市民除了繼續戴口罩,接種疫苗是防疫抗疫的必要手段。

接種疫苗方面,香港要提升至全民責任層面。除少數不適宜接種人士外,不接種者就要承擔相應的後果,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例如當染疫入院,要付較多的醫療費用;政府公務員、政府資助機構員工,接種與否要與職位存留掛鈎。承擔責任能起約制個人私慾的效果,這是鐵的定律。政策保護了大多數人的生命與財產安全,接種疫苗已非僅關乎個人權益,在公共衞生安全的大局下,人人都要負起這份公民責任。

第五波疫情震撼彈過後,現階段要為未來疫情再反撲做好準備。不在抗疫疲勞中休戰,堅持到底才能成功。連續兩周,深圳、上海相繼「封」起來。中國雙城給全世界展示了「封」的不同定義,不同可能性。香港人以靈活醒目見稱,認真看、認真想的話,應該會有所啟發。

原圖:星島日報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1427585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