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6日,香港特區政府公佈的新冠肺炎新增感染數字為107宗,100宗屬於本地個案,地點遍及九龍及新界多區,當中有7宗源頭不明。本地個案仍是主要來自葵涌邨,有58宗,而多個其它染疫群組繼續擴大,牽涉的行業則越來越多。從上述這些數字與分佈態勢來看,就算是普通市民也能清楚看出,香港正在站在疫情失控的邊緣,人心惶惶,不知如何是好。
反觀特區政府,儘管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天天出現在螢光幕上解說,也曾冒險親身前往重疫區葵涌邨視察,安撫民心,激勵士氣,可不但收效甚微,還引來市民的言語反彈,氣氛惡劣。曾在現場當值的員警同僚反映,絕大部分前線工作人員盡皆盡力謹守崗位,奈何抗疫隊伍在執行上指揮不統一,人員行動不協調,導致各自為戰、且戰且退的局面。在兇狠與狡猾的病毒面前,這些防疫漏洞簡直是像中門大開,各種本意是抗疫的措施卻成為便利病毒交叉傳播的安排,市民需要長時間聚在一起等候檢疫便是最典型的例子。
香港這次面對的第5波疫情是一場前所未見的激烈戰爭,雖然沒有硝煙,卻兇險萬分,政府與市民根本沒有退路,只能迎難而上。不過,想要打贏這一場仗,政府與市民上下一心當然是重中之重,但魔鬼在細節,解決上層指揮、前線執行與兩者之間的暢通配合就是關鍵。
如今香港已經是火燒眉毛,在此關鍵時刻,負責頂層指揮的人絕不能交給某個屋邨經理或個別部門首長擔任,只能由特首親自扛。具體的安排就是立即成立一個如戰時一樣的跨部門與界別的「聯合抗疫委員會」,主席是特首林鄭月娥,下設一個「聯合抗疫指揮中心」,以政務司司長李家超為總指揮。
香港的政體為行政主導,林鄭特首擁有無上的行政大權,由她親自坐鎮委員會,當可以收到權力集中、當機立斷、調配資源、對付官員怯懦無能之效。李司長起自警隊,指揮大兵團作戰的經驗在政府裡無人能出其右,以總指揮的身份指揮保安局、食衛局、食環署、衛生署或任何其它涉及到防疫戰的部門,當可起到力挽狂瀾的作用。有了「聯合抗疫指揮中心」,就等於是抗疫有了一個超級腦子,但想要打勝仗還需要一副手腳協調的強壯身軀。
特區政府已經發出緊急通知,以390元時薪招募已經退休的紀律人員,組成封鎖與維持秩序的抗疫生力軍,協助政府進行封區與強檢等行動。這是正面的一步,但單是這樣只能解決人數不足的問題,卻沒有觸碰到抗疫人員在執行任務時的前線指揮與協調問題。這些人來自不同的部門與單位,退休前的階級不同,經驗有異,熱心雖有餘,倉促走在一起卻很難於新環境下迅速形成互相配合的默契與精神,如此在病毒面前只是散兵游勇,白白糟蹋了這些人的潛質。疫情失控在即,怎麼不大用機動部隊。
香港警隊設立機動部隊(藍帽子)的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應對突然發生的各種緊急情況,所以訓練是多元化的,指揮架構也是著眼於發揮最大的行動效率。可以無可置疑地說,機動部隊是最可靠、紀律性最高、最有效率的本地紀律隊伍。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朝,香港特區如今已經進入了如此緊急的狀態,是把這個隊伍投入一線作戰,肩負定海神針作用的時候了。
駐守在全港各個警總區的機動部隊共有9個(5陸地總區、2個特別任務、2個訓練當中),每一個大隊有170人,當中包括警司(大隊長)、總督察(大隊副)、督察(小隊隊長)、警署警長、警長、警員。自組成開始,大隊裡這170人便一起在各種訓練與行動中擰成一塊,將知兵,兵知將,上下合作嫺熟,而且配有先進的通訊工具,最適宜作為封區隊伍的脊樑骨。有了他們作為核心,現場的其它部門公務員與志願者便可以有所依附,即時便可形成一條牢靠的戰線,發揮出最大的作用。與此同時,9個大隊也足夠輪班當值之用。
使用機動部隊還有一個很大的優點,他們可以通過各警總區指揮控制中心的現成通訊網路,把防疫訊息即時上傳到「聯合抗疫委員會」,擠出更多的迴旋時間給特首,方便其在訊息萬變的抗疫戰中迅速作出最新的決定。需要強調的是,這個指揮系統不是用來代替已經使用多時的醫護抗疫管道,而是填補其中的不足與漏洞,增加特區政府的勝算。
我從現役同僚所收集到的可靠資料顯示,在中高層指揮(助理警務處長、總警司一級)的訓示與支援不足的情況下,派遣到葵涌邨的機動部隊未曾打出其應有的水準,亟待改善。看來,警務處處長蕭澤頤應該擠出一點時間,加強這方面的監督了!
在這裡要向大家說一句大實話;如果不設立 「聯合抗疫委員會」與「聯合抗疫指揮中心」,不大用警隊的機動部隊作為封區隊伍的核心,無論特區政府如何努力,這一場抗疫大戰毫無勝算!
27日,確診數字已經飆升到164宗,創了2年多疫情以來的新高!
原圖:香港警察FB
https://www.facebook.com/HongKongPoliceForce/photos/4905625979525327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