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暴徒和衝擊並不可能受主流社會認同

2019.07.23 05:30 博客 李世榮

自6月的事態以來,反對修例人士的行動開始變得零星、暴力血腥和危險,自然也越趨擾民和惹市民生厭。當中在7月14日沙田的遊行一如過往的遊行,最終也演變為暴力衝擊,暴徒除了拆毀大量鐵柵及地磗等公物,也開始使用含腐蝕成份的液體攻擊,轉戰至附近商場時情況更急轉直下,有維持秩序但裝備缺乏的警員慘被圍毆至昏迷、被高空擲物攻擊,甚或有警員在制伏暴徒時被暴力咬斷手指。正所謂士可忍孰不可忍。筆者手上沒有磚頭和武器,但今天也不得不口誅筆伐,對暴徒予以最嚴厲的譴責。

保護市民安全和財產

近日筆者在網上看到不少材料,均反指暴徒激動是因為看見警察,間接抹黑警方故意挑起事端。不過事實勝於雄辯,難道他們暴力衝擊用的武器裝備也是警方給予的嗎?為何每次遊行時他們均會開始掘磚和運送抗爭物資?他們又為何要衝擊警方防綫?或許對暴徒而言,警方是在場唯一的政府代表,不過希望筆者反問,暴徒口口聲聲的民主、文明和自由如果在遇到反對意見便以拳頭和磚頭相向,這算是甚麼理想?他們先入為主地認為警察是為了政治任務而妨礙他們,筆者也不想在此質疑反修例者的初心,但有沒有想過警察也有責任維持社會秩序和保護市民財產,暴徒使用暴力和毀壞公物難道不是犯法?試問警察何錯之有?若他們認為警察執法有錯,他們可以投訴,但他們濫用起底、公審尤如私刑,這種病態,絕非應該存在社會。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筆者下筆前,先有一群人在大埔所謂「連儂隧道」內貼上所謂八國聯軍的旗幟,之後又有一群戴著口罩的人於大埔所謂「連儂隧道」之內,將隧道佈置成「靈堂」,在網上有不少反修例人士立刻將之形容為野蠻行為,又形容戴口罩者不安好心。不過他們又有否細想,其實「野蠻」和「戴口罩者不安好心」的字眼,其實完全可以將之放回他們所支持的暴徒行為上,他們看到有人破壞他們謂的「連儂隧道」而感到不安之時,又有否想過市民不滿他們胡亂張貼破壞社會風氣?他們不滿警方的清場手法,但又沒有想過他們圍毆一名警員之時,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市民?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暴徒心有不滿,並不代表任何事情也可讓他們為所欲為。

誠然,筆者和廣大市民一樣,絕不希望有任何一名警員和市民受傷,也希望政府儘快回復安寧。故除了政府必須硬起來支持警方執法,警方必須嚴正執法拘捕此等暴徒,以壓這些暴徒及其背後勢力的氣焰之外,警方也應該深思是否仍必須向一些在發起遊行後卻三番四次出現暴亂情況的機構發出「不反對通知書」。更重要的,是事件的持份者更必須反思這是否民主、文明的社會的應有風氣。既要考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同時也要考慮「己所欲,也不能強施於人」,香港並不需要劣質民主和暴徒,多元和互助尊重,才是香港值得自豪的地方。

作者:民建聯中委、新社聯副理事長、新界青聯智庫召集人、沙田區議員 李世榮

原圖:無綫新聞截圖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
Dylan Lee
幾十萬暴徒癈青, 你拉得幾多? 拉左又只會被保釋和被判社會服務令, 之後又再重新打警暴動過, 除了不断浪費警力和社會資源,市民能見到的只是以高薪俸祿養著一班假髪人重覆又重覆上演著這些低智可笑的政治制度馬騮戲, 社會絕無得益! 這班刁民癈青是 "鐵不打不成鋼", 為了節省資源和對暴徒更有阻嚇力, 應馬上引入星架坡 "打籐法", 及政府預先向市民講解此法例的應用方法和此乃最後嚴重警告, 不會阻止和平巡遊, 但一旦演變成暴乱, 警察不會再婆婆媽媽作警告, 不管是領頭羊的打警暴徒, 或在旁跟隨吶喊助威的無知癈青, 或某些狡辯說他們只是旁觀者, 都要好自為之, 因任何在埸人仕即拘捕即打籘, 打完即放 (罪重者打籘夾判監), 令他们自行回家養傷, 一生留下烙印, 讓他们好好反醒, 不用將這些癈柴收監浪費納稅人血汗錢, 簡單利落直接有效! 在這嚴峻非常時期, 政府必須把握住現今得到大部分市民因厭惡暴民而支持的時机, 速速通過批准和實行, 得此打籘法之助, 殺雞警猴, 以後暴徒數目將會銳減, 警方執法亦會較易, 亦會令警察回復士氣, 不會像現時很辛苦才拘捕到暴徒但轉頭又被假髪人無罪釋放那樣令警察氣餒, 但此時機稍縱即逝, 望政府和建制派議員能接納這建議!
2019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