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不被看好的特朗普當選總統,美國没有舉國歡騰,反是充滿憂心、疑慮,多個大城市持續多日遊行抗議,特朗普還未就任、仍未享受所謂一百天的蜜月期,反而遭受成千上萬國民公開責難,情何以堪?投票保送特朗普入主白宮的五六千萬美國人,又有何感受?
競選期間特立異行
特朗普競選期間的特立異行,不少共和黨人也不齒,甚至公開割裂,不與為伍,因此,整個競選過程,大部分民調都不認為特朗普有勝算。現任共和黨最高階民選公職人員、衆院議長賴恩,投票的前一天,尚不肯表態支持特朗普。 選後翌日,賴恩致力彌補裂縫,公開贊許特朗普是唯一聽見選民聲音的人!
那末,投票給希拉莉的選民没有聲音嗎?票數比特朗普還要多呢!過去連續多日遊行抗議的聲音還不夠響亮?
民主初衷是甚麼?
過去一兩年,民主政制的投票選舉,接二連三製造全球震撼。東歐、北非的「顏色革命」,產生短暫的民主政權,也產生了長期的戰火與動盪。諷刺的是,中東與非洲尋求民主自由的數百萬難民,動搖了中西歐國家民主自由的根基。
阿富汗、中東、北非、東歐等地,民主素養不足,投票投出禍事戰火,不足為怪。身為憲政體制始祖的英國,竟然鬧出公投脱歐活劇;視為民主選舉圭臬的美國,選出蔑視人權的總統入主白宮,又是多麼諷刺?大家不能不問,民主初衷為何?投票選舉目的又是什麼?
整體社會利益呢?
安定繁榮的社會,有賴高效有能的行政機關與嚴明法治,不過,任何高效行政人員長期在位,便會因循怠惰,必須有健全輪替機制監督,確保汰陳換新,維持動力,民主選舉是其中一個方式。可是,如果選舉衹是爭權,代議士祇是服務選票來源的特定族群,不顧全局,已根本喪失監督輪替功能。
以香港來說,每位議員都祇强調自己代表幾萬選民,事事祇以幾萬港人的利益為主,為數超逾七百萬人的整體社會利益,又有誰來照顧?
圖:無綫新聞截圖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