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灣書店股東李波事件發生後,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根據香港基本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印證李波的中國公民身份,惟英方卻宣稱李波持有英國護照,是英國公民,借機攙一腳。事件引來網上熱烈討論,有人更別有用心「神化」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的威力,試圖挑動港人對國家不信任的情緒。
無可否認,昔日中國在領事保護權上或許曾經力有不逮,但隨著國家逐漸強大發展,現時情況已有改善。當中東戰亂,國家即安排飛機撤僑,包括港人及海外華人同樣獲得適時幫助。2005年,公認屬反對派的立法會議員梁國雄在德國遺失護照,當地中國大使館亦於一周內協助他重新申領。這些例子均反映國家給予港人在外地的便利和保護是足夠的。
在香港回歸時,反對派曾揚言爭取全體港人擁有英籍,但英政府只容許卅萬港人申請加入,成功申請名單亦無從稽考,可見,英政府根本不願意負上道義責任。事實上,按英國的國力及政策,根本沒有能力照顧其他屬地的國民。
國籍是一個嚴肅的問題,環顧全球,大部份國家也不認同雙重國籍。筆者同意內地很多制度和處事方式尚待改進,但既然這是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就應予以尊重及服從,同時循序漸進地提出優化建議,為祖國貢獻力量。當今部分港人為了便捷,持有多於一本護照作為旅遊證件用途,這不是最大問題,關鍵是大家必須認清及忠於自己的身份,不能當隨風倒的牆頭草。
圖:無綫新聞截圖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