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0日,特首林鄭月娥發表她上任後的第二份施政報告。報告覆蓋大部分關係到市民福祉的種種民生問題,內容不可說是不詳盡。而在如何處理一直橫亙在香港面前的兩座大山,即市民住房嚴重短缺安居難及杜絕港獨的23條立法上,林鄭都有著墨,提出了自己意欲何為的想法。
問題是,前幾任特首在他們的施政報告中都不缺解決香港諸多問題的政綱辦法,當中有些更可說是高瞻遠矚的,可為什麼諸多問題卻不斷惡化,形勢也越來越嚴峻?當中的原因肯定是複雜多樣,但都是源自一個,那就是社會當中糾集了一股以泛獨團伙為首的邪惡勢力,不斷與代表中央實施管治的香港特區政府對著幹。在美英的控制支持下,泛獨團伙或洗腦,或利誘,把依戀殖民地統治的官員與知識分子組織成一個聯盟,使其凝聚成一股抗拒中央、反對特區政府的癌腫瘤,四處繁衍,不斷破壞。
如癌腫瘤 四處繁衍
廣大市民現在都看得很清楚,泛獨團伙以立法會為主力,輔以示威、抗議、暴動以羈絆特區政府的施政,把良好的政策拖死弄殘。最終蹣跚啟用的一地兩檢高鐵服務與即將開通的港珠澳大橋的坎坷建造歷程只是兩個最新的例子。
時至今天,林鄭所面對的形勢不但絲毫沒有因其所謂「大和解」而有所改變,反而在律政司、法庭、警隊、外國記者協會等界別的「良苦用心」下越發惡化。煽動暴亂疑犯戴耀廷的拖而不審、港獨分子陳浩天仍然逍遙法外與外國記者協會副主席馬凱(Victor Mallet)簽證被拒事件的無限上綱等例子只是冰山一角。換句話說,泛獨團伙一日不滅,任何良好施政綱領及意願都是畫餅充飢、望梅止渴的東西,只能應對一時,最終貽害香港。
1069年,即位不久的北宋皇帝神宗眼看國家日漸衰頹,意欲改革圖強,遂任命大臣王安石主政,推行變法,振興國家,史稱「王安石變法」。王安石滿腹經綸,很快即推出一連串可以利國惠民的做法,當中包括推出的青苗法、免役法、農田水利法等一大堆體恤民情、意欲幫助百姓的農業經濟政策。但魔鬼在執行,王安石在政策推行前,不懂得首先清除朝中因個人利益而反對其變法的大臣,掌握可以真正調用的權力,因而在施政時處處受到掣肘與破壞,利民之策瞬間變成害民之舉。
林鄭接任 形勢本好
王安石自視過高,剛愎自用,不懂得如何聆聽意見,分辨忠言與佞語,身邊推行變法的助手又多是迂腐無能、阿諛奉承之徒,埋下了失敗的種子。1074年,變法全線敗退。迫於鋪天蓋地的民怨及伴隨而來的政治反撲,王安石黯然罷相。宋神宗雖然於翌年又將其召回,著他繼續變法,但終於在一年後又再將其永久罷免。一場轟轟烈烈的變法從此煙消雲散,只能永遠作為歷史上的負面教材。
林鄭從梁振英接過大位時,面對的是6個泛獨立法會議員被DQ,其團伙偃旗息鼓,成員人人自危的絕好形勢。這乃中央與梁振英送給她的大禮,本是林鄭一統事權,大展拳腳的絕佳戰機。她若立場正確及有起碼的政治智慧,就應趁民氣可用時繼續追擊,接手DQ餘下的6至7個泛獨議員,再迅速舉行補選,奪下大部分空出來的議席,從此永久削平在立法會盤踞長達20年的泛獨勢力。如此的話,本已執掌行政大權的林鄭就可以與建制派絕對控制的立法會互為犄角,統一了香港的施政力量。再加上中央震懾法律界黃色勢力的釋法鋼刀,則整體形勢可改,23條立法可立,香港可興。
23條立法 鏡花水月
大和解已經推出年多,效果如何社會有目共睹,相信林鄭現在也是啞子吃黃連,有苦自己知。戰機一縱即逝,就算現在林鄭的意願如何良好,怎樣殫精竭慮,其「明日大嶼」填海計劃的1700公頃如何妙絕,真能徹底解決香港市民的居無屋問題,又怎能逃過泛獨團伙的魔掌?至於23條立法,其啟動恐怕更是遙遙無期,大家寄望鏡中花、水中月似乎還要實際得多。林鄭企圖以《社團條例》來搪塞香港大眾,忽悠中央,看似高明,實則是在消磨自己的民眾支持及中央對她的信任。
直到今天,林鄭還在掩耳盜鈴地湊拼各種小恩小惠,意欲以此賺取更多的連任本錢,這份「鍥而不捨」的精神真叫人哭笑不得。遺憾的是,泛獨會繼續肆虐,解決市民居屋無的慘況也不知道會被拖到猴年馬月。不過,沒關係,能連任就好!
原圖:有線新聞截圖、無綫新聞截圖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