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論壇上周公布了兩年一度的《旅遊業競爭力報告》。香港雖然在141個經濟體中,整體排第13位,但在「貨品價格競爭力」一項中,竟然排尾15,即第127位,這會有損「香港購物天堂」的美譽,亦如對香港旅遊業發出紅色警示。
匯率跌 旅客改赴歐美日韓
自去年開始,日圓、韓圜、歐元及英鎊的匯率陸續下跌,內地旅客和海外的旅客都紛紛改到歐美、日韓等地旅遊購物,本港購物天堂的價格優勢日漸消失。另一方面,早前發生連串「反水貨客」示威活動,以及內地持續打擊貪腐,都令前來購物的內地旅客大幅減少。日前便有大型商場公佈,剛過去的3月零售額按年跌逾一成,情況絕不樂觀。這些深遠及破壞性的影響慢慢浮現自內地推出個人遊以來,本港零售業大多側重於奢侈品、服裝、化妝品、藥品等生意。面對租金的上升、外幣匯率下跌及內地政策等因素影響,單一的零售業自然首當其衝,受到重創。
香港旅遊業已到了必須重新思考的時候,除了要作多元發展,還要改變訪港旅客的結構,不能單靠內地旅客支撐。而發展休閒渡假、生態及文化旅遊,除了可以深化香港的旅遊內涵,亦能吸引更多歐美旅客,重新開拓長途旅客的市場。
雖然香港沒有甚麼世界文化遺產,但仍擁有殖民時期留下的獨特中西文化建築群,傳統風俗活動如大坑舞火龍、太平清醮及盂蘭勝會等,以至世界級的地質公園,亦是本港引以為傲,值得向旅客推介的旅遊項目。
改革須有一個政策局統籌
要推行改革,便必須有一個政策局統籌及作出決策。雖然目前有旅遊發展局,但她不能就政策作任何決定,而旅遊事務專員亦只負責監察旅業。即使業界想到好的方法,振興旅遊業,她們亦沒有足夠的力量去實行,全世界都有旅遊局,唯獨香港沒有,真是可惜。
法國是澳門第二大歐洲客源市場,為了吸引更多法國旅客到澳門,澳門旅遊局日前便特別前往巴黎舉辦澳門菜推廣活動及廚藝班,以澳門土生菜的特色及文化,推介澳門,效果理想。筆者認為,如香港設有旅遊業政策局,便可就旅遊發展作長遠的規劃,不用像現在般「頭痛醫頭」,為旅客減少而叫苦連天!
圖:截取報章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