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素有「東方之珠」、「國際金融中心」、「亞洲國際都會」、「宜居城市」的美譽,十分有賴一種核心價值作支柱:法治精神。試想想,倘若港人法治意識薄弱,外國投資者豈會放心來港?如果香港法治意識薄弱,豈會有良好的治安?
可是,近年香港的法治精神屢屢受到衝擊,繼法律學院副教授公開鼓吹他人違法佔領道路後,身負社會期望的大學生又粗暴地衝擊大學校委會會議進行,現在甚至更連法官的人身安全亦遭受到赤裸裸的恐嚇威脅。在元朗反水貨客活動中,因為襲警而被拘捕的示威者被判監後,網上出現大量恐嚇陳碧橋暫委法官的言論,例如「一定全家死」、「港奸陳碧橋法官小心睇路」等,是一個法治社會絕不能忍受的。
法治的精神的重要表現在於尊重法院的判決,尊重和服從司法體系,相信法官的決定是獨立的、已經有過周詳考慮的、符合程序公義的;即使不服判決,法庭也設有上訴機制,讓被告人可以「法律問題,法律解決」。
誠然,法庭有些判決也曾經令社會嘩然,例如2011年,法官林文瀚裁定《入境條例》限制外傭申請居港權的條文違反《基本法》;香港大量政黨都對法庭裁判表示失望,而且若外傭有居港權,會造成大量外傭及其家人湧港,嚴重影響香港的負擔能力,但當時亦未見任何人士恐嚇林文瀚法官。何以一宗襲警罪,就令網民覺得陳官是「港奸」?
由佔領道路、衝擊會議室,到恐嚇法官,都在警告社會:香港的法治已經陷於水深火熱之地步,我們必須堅決對破壞法治的行為說「不」,才能捍衛香港的良好聲譽。我們敦促政府嚴肅處理恐嚇法官的事件,並做好公眾教育,教育市民即使不同意法官的裁判,亦必須尊重法庭,否則,香港只會淪為一個「混亂之都」、「墮落之都」,受到遊客和投資者的唾棄。
圖:無綫截圖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