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和友人提出,香港必須進入計劃經濟時代才有扭轉乾坤的可能。 因為香港成為一個城市以來,以商人為主導的經濟格局都從沒變過,但發展到今天,成為了除了地產以外再也沒有人願意投放很大的資本在任何其他的行業方面了。 就連中型的搵錢行業如金店珠寶店也被大財團壟斷,小型資本要衝出重圍是再也沒有可能的了。 特別是銀行的貸款完全以房地產來作準則根據,你沒有雄厚的物業基礎,根本就不可能創業,可是你如果很多物業的話,幹嘛要創業,我坐在那邊收租每年盤滿缽滿不知幾好? 用政府的財政來資助中小企業似乎是唯一的出路。 林鄭政府甚至以前的政府也不是沒有想到的。但是,就這樣就能抵銷一個半世紀的地產霸權, 讓中小創業者可以打破僵局,能夠受惠於政府的協助而騰飛嗎?
第一, 政府鼓勵創業,鼓勵新科技,銀行界又有什麼看法? 香港不像世界其他的地方,好像英國、新加坡有自己的中央銀行。 政府希望商界投資在那些地方,儘管提出就好了,反正錢不夠,政府可以印給銀行,只要你們配合我的政策就好了。但香港最話事的是銀行和大商家,不是政府。 政府連印鈔票的能力都沒有,怎樣能夠保證商界(銀行)投資某些行業會有好結果? 你政府不在教育、基建、治安等方面大下功夫,大量投資,那我借錢給那些創業的人,結果因為政府的施政有問題都拖欠又怎辦?????要知道香港的銀行,商家從開始到現在所賺的錢都是由自己的資本得來的,不是政府借給他們的,他們因此小心翼翼是在所難免的。 第二,要實踐計劃經濟,最重要的是要穩定,讓政府的政策能夠在短中長線能夠有效進行、發展、擴大。 第三,需要有恆的覆核,要有既定目標,比如計劃三年、五年內能夠協助多少個企業創業,能創造多少職位,能夠製造多少生產值。達不到標準的話要找出什麼地方做錯了。 如果超標,要知道什麼地方做得好,要更加強。 第四,要計劃成功,就需要一群心中只有人民福祉,而且精明能港幹,不是只是懂得玩弄權術的官僚。 沒有的話,就交給專業的能賢,像新加坡等以超高的薪水聘請特厲害的人,但還是要懂得控制他們的成績。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是教育方面能夠配合發展。 不然就算計劃能夠有部份成功,也只能讓一些外來的(大陸,西方,印度,甚至回歸香港人士)受惠,無助香港青年能夠全體就業,向上移動,飛黃騰達。關乎這五點,我對香港的政府介入發展是悲觀的。 但是仍然希望在林鄭領導下能夠成功。 也希望市民能夠支持,但也需要寫些正面理性,高水準的回應,不是為反而反,為罵而罵,為捧而捧。 政府這些政策是好心的,但會否好心做壞事,就要看政府能否努力不懈,把人民放在首位,並且能夠說服商家,使得他們在香港的民眾在為他們帶來那麼多的財富以後,幫助他們提高水平,提高自己,衝破局限,再創高峰,讓他們(商家們)也可以在地產這攤死水裡能夠創造一個「第二春」! 原圖:大公報 http://news.takungpao.com.hk/hkol/topnews/2018-02/3546649.html http://www.takungpao.com.hk/hongkong/text/2018/0228/148481.html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