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政府展開了為期兩個月的「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上蓋發展」第一階段諮詢,以探討如何善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下稱「人工島」)的上蓋和地下空間作商業及其他經濟土地用途。人工島落成後,將為通過港珠澳大橋的旅客及貨物提供出入境檢查和通關設施。建基於「把握橋頭機遇」的策略性規劃目標,文件建議以「世界匯流」為規劃人工島的初步發展主題。
人工島位處珠三角兩個策略性區域發展軸的交匯點,一軸向北延伸至深圳和東莞,另一軸向西伸展到澳門、珠海及中山;人工島同時是北大嶼山的區域交通樞紐,連接港珠澳大橋、香港國際機場、港鐵機場綫及東涌綫。
以人工島的地理優勢,可配合大嶼山現有零售、展覽、旅遊業等基礎,以及規劃中的資源和發展,包括機場擴建計劃、亞洲國際博覽館、大嶼山新交通基礎設施、東涌東擬建的新辦公室樞紐等,以產生協同效應,推動經濟,蓬勃社區,並提供多元的本區就業機會及改善社區發展。
全球約170個國家國民可免簽證到訪,香港本身就是會展、旅遊的理想地點。企業會議、會展旅遊、獎勵旅遊及創意產業等,都是本港具發展潛力的重要產業。面對全球及亞太區的會議及展覽業正不斷增長,只要好好把握橋頭機遇,以既有的利好因素,增加本港與世界及區域內各地緊密的連接,吸引經港珠澳大橋及機場來港的商務旅客,並配合亞洲國際博覽館及大嶼山現有旅遊景點,必有助面對鄰近地區,如澳門和珠海的競爭,提高香港作為會展旅遊目的地的吸引力,匯集人流、創意和物流,切切實實做到「世界匯流」。
圖:政府路政署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