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那些年 人人多學語言求上進⋯

2018.02.03 16:00 時事 邵盧善

幾個就讀浸會大學的青年,指摘校方把普通話列入畢業條件之一是「暴政」,還有一些學者、政客支持他們。大家驚愕之餘,更多痛心。不禁要問,那些人有什麼問題了?還是香港社會有問題,才發生那樣荒誕的現象? 2011年,哈佛大學一位華裔教授出版一本名為《虎媽的戰歌》傳記,憶述她「嚴厲」教育兩個女兒成長經過,一紙風行暢銷多年,西方人讀者透過虎媽的嚴厲,認識優秀的美籍華裔青年是如何成才的!當然,也有少數讀者不認同虎媽的方式,重要的是,虎媽兩名女兒從來沒有感覺受虐,一致認為姊妹兩是甜蜜幸福成長,感戴母親嚴格管教。香港浸大學生,怎麼會用「暴政」來形容學校的規定? 回想五、六十年代,香港教育資源遠遜今天,有幸進大學的青年不多,大部分中學畢業生就業後沒有放棄學習外語,英文專科夜校固然班班滿額,一些外國文化機構主辦的語文班名額也是供不應求,我的好幾位前後屆中學畢業的朋友,努力自修法、德、日本、意大利等國語文,進了洋行工作,香港能夠打開世界貿易市場,都是這幾代人勤奮學習、工作,一步一個腳印創下。何況,我們本來就要通曉普通話,全世界有志向外發展的人都要學普通話,連桀傲不馴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也一再搬動他的幼齡外孫女出來表演普通話呢!

連特朗普孫女都學普通話

近年社會抗爭成風,意識立場掛帥,「抗爭」被拱為發表不同聲音的唯一方法,忘記了通過溝通、建立互信、達成互諒,才是解決問題的文明渠道。動輒盲目抗爭,衹會導致更多衝突,距離生靈塗炭之戰爭僅是一步之遙! 人際交往、族群相處,從求同存異開始,進一步化異為同,是中外古今共同之道,並非激進世代所謂之「河蟹」,溝通協商可以達成互利雙贏。崇尚西方價值觀念的人,不妨翻閱近日西方政治、宗教領袖的一番哲理名言。英國首相文翠姍近日訪華之前說,她與習近平主席關係不錯,所以,她可以向習提出香港問題等敏感題材,隨行的貿易大臣霍士,向英國國內發話,呼籲大家考慮事物從大局(big picture)出發;另一方面,梵蒂岡天主教廷日前解釋與北京交往,本著教會全體福祉考慮。異曲同工說明道理,没有全局,豈有個人利益? 原圖:大公報 http://news.takungpao.com/hkol/headline/2018-01/3539387_print.html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