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國慶日港大戴紅領巾的那個孩子

2017.10.12 22:00 時事 鄭久慧

十一國慶那天,在國殤之柱旁的港大某餐廳吃午飯,久慧喜見一位繫著紅領巾的男孩子,紅領巾洗得有點發白,卻燙得筆直,他挺直腰板在餐廳裡走動,端食物打熱水,頓成風景線,百年殖民地學府忽給人「回歸了」的感覺。男孩子似乎是來探望在港大就讀的姐姐,吃完飯還和姐姐一起把食物托盤送回收集處,久慧目送他一路離開,心情欣慰,眼眶有點濕。 無朋輩壓力,無老師督促,無家長要求,這位少先隊員在國慶日認真地銘記那些為新中國成立而犧牲的英魂,為今日安定祖國而灑過的熱血,為建設繁榮中國而流過的汗水。若問愛國教育的真諦,國民教育的精髓,不如細看少先隊的呼號: 「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 「時刻準備著!」 沒錯,時刻準備著,管你是港獨勢力集結之地,我依然繫著我的紅領巾,堅守信念,愛我中華!

堅守信念,愛我中華!

可嘆香港年青人有周竪峰這種肆意辱罵內地生為「支那」,立法會有梁游宣誓「re-fxxking」, 政黨有陳浩天自稱「香港民族」公開播獨,香港的青年工作要與時並進,絕不應流於照本宣科的形式主義,而是從精神思想上培養愛國的心靈。 回想某周日論壇上,只是短短幾分鐘,嘉賓的即場反應已突顯香港青年工作的缺失弊端。當日「老白鴿」胡志偉與「少反派」周庭忘了槍頭對外,對抗對面兩位建制派嘉賓,竟內訌爭辯到面紅耳赤,兩人語速越來越快,口水都忍不住噴了出來,最後要蘇主持出聲才休戰。 時間不長,卻夠真實,看到久慧拍爛手掌,矛頭本來應該指向香港的上層,大財團、大地產商、自己子女不瞓街的佔中搞手!貧富懸殊、兩代衝突才是真實的社會矛盾,年青人被掌握社會大部分資源的既得利益壓迫,擠壓發展空間,面對升學就業房屋各方面壓力,面對社會向上流動階梯被壟斷的困局,卻不斷被媒體誤導,被政棍歪曲事實,將香港「內部矛盾」轉移為「中港矛盾」,樹立特首、政府官員、中央政府、中央駐港機構、內地同胞為敵人的「中港矛盾」。

年青人的「孤島情緒」

最終結果就是港青長年活於莫須有的恐懼中,就如論壇上一位中學生站起來說出的深切擔憂:能增加大學學位嗎?能減少內地生來港嗎?這位同學可能不知道香港的大學在國際上高排名少不了研究成就得分,香港大學畢業生多不願花上三五年時間在大學投入枯燥的研究工作,急於出社會搵真銀,這一空白主要靠內地生填補。 事實上,港獨的根源是年青人內心深刻的「孤島情緒」,害怕良性競爭,只有關閉邊境,封鎖香港才能消除的「不安全感」。青年工作如何與時並進是重大課題,要勇敢面對問題核心,才有解決契機。在這一課題上,內地遠比香港更有勇氣有魄力,近日據報章報導,習主席指出,共青團的工作應是「青年在哪裡,團組織就建在哪裡;青年有什麼需求,團組織就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工作」,而且「吸引力和凝聚力不能單靠組織一些活動、分發一些經費,這些也需要做,但必須明白,只有思想上精神上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是內在的強大的持久的」,青年工作者不應與青年「沒有共同語言、沒有共同愛好,話不投機半句多」。 習主席直接點出精神層面的重要性,在香港,我們不能等到大災大難才凝聚人心,如非典,如澳門風災,在人心軟弱時才消除大家的「異」。細看注重精神教化的宗教團體、制服團體在香港的成功,衷心希望有一日紅領巾在香港處處可見。 原圖:作者提供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