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違法衝擊行為,更有人因此入獄,同時讓作為父母的一群大感痛心,為何現今經濟環境比從前好,是否「身在福中不知福」?下一代的躁動不安是事實,必須正視,亦同時帶出青年與當權者對於「安居樂業」的理解鴻溝。傳統管治智慧「國泰民安」,國家富強、老百姓得以安居樂業,這是從「經濟」到「政治」層面,大家可從政府口徑、當權者發言中可到線索。
而青年對於社會公平、民主制約追求,與經濟發展本無矛盾,非零和概念,二者選其中。從兩者理念追求中能平衡共處於同一空間,只有「法制」才是公平公正的穩定劑,亦是讓市民從社會亂象中學習明法達義。
青年欠缺公民教育知識
其實青年對於「公民運動」覺醒不嘗壞事,過往百年英國以「疏離子民主義」教育,讓市民對於監察政府不熱衷,現在下一代公民意識比上一代強烈,就是欠缺合情合理合法態度與技能。這不只是老師、教育局的責任,作為父母責無旁貸,更有責任,教育子女奉公守法地追求理想人生,其中不破壞社會安寧應是最基本原則。同時教導子女看清違法衝擊對社會帶來傷害,不要美化暴力行為。如果說香港欠缺青年教育,更準繩是欠缺完整的「公民教育」知識、技能和態度。
原圖:
大公報
http://news.takungpao.com.hk/paper/q/2015/0819/3130949.html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